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

【关键词】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针对胆色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的成因,选择高效药物,阻断结石形成的起始,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消坚化软,溶石排石。

【论文名称】

不用开刀,把胆石化掉,这是多少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也是WHO所大力提倡和要求的。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以改善血液的浓粘度,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针对结石的不同成因机理,以增加胆汁酸为前题,选择高效药物,不但可阻断结石形成的起始,而且可快速溶解胆色素结石(直径2.8cm以下)及手术后的肝内胆管结石(直径1.2cm以下),还可较快的溶解直径2.5cm以下的胆固醇结石,把WHO所提倡的溶石疗法推向了全球的一个新的高点。为我华夏,为我中医,扬眉吐气。

【论文内容】

胆石按成分可分为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囊内多生胆固醇结石,而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则多生胆色素结石。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辩证论治胆石症,收到了较好效果,兹将病例和体会介绍如下:

1、胆色素结石

胆色素结石属于“炎症性结石”,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胆红素钙。现代医学指出:正常情况下,胆盐中的胆汁酸对游离的胆红素有助溶作用,当胆汁酸浓度过低,与胆红素的比值下降,可使胆汁生成大量的色素沉淀,形成结石。

与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机理不同,胆色素结石的发病与胆道感染及胆汁瘀积明显关系。感染是生石的“首要因素”,瘀积是生石的“必要条件”。没有瘀积,即使有感染也不易形成结石。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不仅可改善血液及胆汁的瘀滞和浓粘,改善肝功能,促使胆汁的排泄。药理学研究证明,方中的金钱草、黄芩、茵陈、大黄等药可明显使胆汁酸升高,使胆红素显著降低,减少色素结石的生成。诸药配伍行气活血,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消炎利胆,有改善临床体征,溶石排石的良好疗效。

病例1:

邱某,女,47岁,1994年因胆石症手术切除胆囊,1996年以来肝区经常隐隐刺痛不适,疑是胃痛,多年来四方求治,均未凑效,经介绍于2000年8月23日来我所就医,带来8月19日B超检查单提示:右肝内胆管见数枚大小不等结石,最大为12mm×10mm。现代医学指出,胆固醇结石经切除胆囊后,一般不会复发结石;手术切除胆囊后,肝内胆管复发结石,多为胆色素结石。这种术后复发的结石,概称为“胆道残余结石”,是公认难治的结石病。

诊见:右胁肋区刺痛,会放射至右肩背疼痛,面见黄绿色(阻塞性黄疸),舌质紫暗,口基苔腻,尿短少色黄赤(尿胆红素阳性),脉细、涩细、涩、右寸口脉沉弱。肺主气,调节全身各脏腑的气机,肺气不足,气机阻滞,不但水道不调,血脉凝滞不畅,还直接影响肝的疏泄,肝气郁结,肝胆法瘀滞,排汇失常,致使胆红素代谢障碍,遂生结石。肝内结石阻塞日久,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中医辩证:肝郁瘀阻、肺失宣肃、湿热积聚中焦,诊断为“胁痛”“黄疸”。

治当: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宣肺利水,溶石排石。

处方:黄芪12g,杏仁8g,黄芩8g,柴胡10g,三棱8g,莪术8g,生地10g,当归10g,枳壳10g,茵陈12g,金钱草15g,七叶莲15g,元明粉12g(分冲服),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2次,2次分服。另给笔者自制化石散(成分见后),每次1包,每日3次,开水送服。

方中黄芪,杏仁配伍,补宣肺气,通调水道;柴胡,黄芩,一升一降,疏肝解郁,清热消炎;三棱,莪术加当归,生地,破瘀活血,消坚散结而不伤血;七叶莲缓急止痛;金钱草富含植物去氧胆酸,可显著增加胆汁酸含量。得三棱,莪术之助,溶石、碎石、排石力更加强劲:“六腑以通”为用“枳壳,茵陈通利肝气扩张胆道,松弛奥狄氏括约肌,促进胆汁排泄,再合大黄、元明粉推陈致新,荡涤通降之力,共促细小结石的排出。诸药合用,服至9月6日,气血通畅,湿热得清,体征改善,胁痛缓解,黄疸消退,尿量增加,尿色转清,B超复查,结石明显溶化,缩小,右肝内胆管仅剩下几个砂粒大小的小结石。效则守方,原方加党参20g,以扶下祛邪,并继续服化石散。至9月12日,遵医嘱再作B超复查,原右肝内胆管里的12mm×10mm,等多枚结石,均全部消失,体征悉解,20多天,近期治愈,效果满意。

病例2:

梁某,女,48岁,患者于2000年2月中旬因胆石症手术切除胆囊,距今才4个多月,6月11日因右上腹剧痛作B超检查,发现于胆总管内复发性结石,直径10.1mm伴多枚2mm的小结石。当天下午来本所就医。因疼痛不能坐卧,由其夫抱着就诊。认见:脉双尺沉弱,右寸及双关紧数,舌淡苔特腻,舌边尖均有瘀血斑点。诊断为胆总管色素性多发结石。

证属:双肾功能低下,血瘀气滞,湿热中阻之“胁痛”,当活血化瘀,补肾行水,疏肝解郁。

处方:桂枝、生地、元胡、三棱、莪术、留行子、黄芩、白芍、内金、金钱草、茵陈、川军、七叶莲、甘草。五剂,日一剂,水煎2次,2次分服,并给予化石散,每日3次,每次1包,开水送服,

方中重用桂枝,生地。桂枝通阳利水,且有补肾阳及引火归原的作用;生地质润养肾阴生津,清补又不滞涩,还可直入血分,清热凉血。

服完第三剂药,停了一年多的月经来潮,疼痛全止。先后共服药15剂,肾阳得振,肾阴得养,瘀滞得通,湿热得清,结石溶化,排净。6月26日经县医院及中医院B超检查,结石全部消失,仅胆总管内有蛔虫一条。再进五剂驱化蛔虫及巩固药,而收全功,20天,近期治愈,效果良好。

2、胆固醇结石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机制是胆汁中类脂质代谢障碍所致,故又称为“代谢性结石”。

摄入过多高胆固醇食物,肝脏病变、功能失常,胆汁滞留,或胆囊炎症使肝肠循环胆盐回收减少,均可引起胆汁酸池缩小,形成胆固醇代谢障碍。尽管成因多种,但最终均导致胆汁酸、卵磷脂和胆固醇三者平衡关系失调,而使胆固醇呈过饱和,不断析出结晶,一旦胆汁瘀滞,排泄不畅,结晶积聚,形成代谢性结石。活血化瘀,疏利肝胆的方药,可降血脂,改善血液的浓粘度,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肝脏血流量,理气解郁,清利肝胆湿热,促使滞留胆汁的排泄,还可溶石排石。

方药中的生山楂是著名的消肉食,降血脂,降胆固醇的中草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山楂富含山楂酸,黄酮酸和内脂等成分,可使胆汁酸、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比值升高,减少胆固醇沉淀,溶解胆固醇结石,可治疗,亦可预防。而富含植物去氧胆酸的金钱草,也可明显增加胆汁酸,溶解结石,且无熊去氧胆酸的副作用。

病例3,

患者,男,成人,因右上腹疼痛,经B超检查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经服熊去氧胆酸和抗菌素治疗,症状好转,但停药后,结石又增大。经介绍于1999年4月17日前来本所就医带来4月15日B超单提示:胆囊结石大小15mm×11mm伴胆囊炎。属胆固醇性结石(熊去氧胆酸对胆色素结石无效)。

诊见:右胁肋胆囊部位隐痛,放射至右肩背疼痛,胆囊部腹肌紧张,有压痛。舌质紫,苔薄黄,大便干燥,尿黄,脉弦涩,独左尺细弱。“肝肾同源”,肾藏精主水,肾精不足,肝血与肾精相滋养生化不足。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火亢盛,疏泄失常,血瘀气滞,湿热中阻,熬煎日久,生成结石。治当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滋阴清热,溶石排石。

处方:柴胡、三棱、莪术、郁金、枳壳、茵陈、生山楂、金钱草、内金、生地、元参、山萸肉、川军、七叶莲,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服。同时给予化石散。每日3次,每次一包,开水送服。10剂后,胁痛缓解,尿量增加,尿色转清,5月2日B超复查,结石已缩小至0.7cm×0.5mm并多个砂粒大小结石。效则守方,加留行子12g,中途患者因事曾停服药1周余,后继续服至5月22日,体证悉解,次日作B超复查,原胆囊内15mm×11mm的结石全部消失。嘱日常少进食高脂肪的肉食,多吃鲜嫩蔬菜。2000年10月12日随访,未复发,身体健康如常。

3、体会

胆石症治疗重点在肝胆,但在恢复肝胆功能,溶石排石的同时,注意调整和恢复有关的功能失常的脏腑,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如例1的补宣肺气;例2的振肾阳、滋肾阴;例3的壮水涵木都起到了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提高了疗效。

“炎症性”胆色素结石及“代谢性”胆固醇结石,除各自有形成的首要因素外,都还要有一个“必要条件”——瘀滞,这既有胆汁的瘀积,也有肝血流量不足,疏泄功能失常的问题,活血化瘀,疏利肝胆的方药,能较好解决“瘀滞”问题,不失为较可取的治法。

现代医学指出:胆汁酸是一种奇妙物质,它既可溶解胆固醇又可溶解游离胆红素。本着增加胆汁酸含量,改善血液的浓粘瘀滞,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消坚化积,溶石排石的要求。笔者自制化石散以:柴胡、内金、金钱草、三棱、莪术、郁金、鳖甲、元胡、川军、枳实、茵陈、黄芩等为主,并针对胆色素结石及胆醇结石的成因不同,各另外略有加减而制成。临床使用,有较好的溶石排石的效果。

猜你喜欢

  • 冠心病的注意事项

    冠心病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得了冠心病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冠心病患者由于日常没有注意保健还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日常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只有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将冠心病对人的危害降到最

  • 肝气郁结的症状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对于那些有肝气郁结的朋友来说,如果有肝气郁结的问题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及时的解决,肝气郁结的问题会给身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会引起情绪失调,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的问题,因此对于有肝气郁结的问题的

  • 你可知道中药巴豆是什么?

    就记得电视剧里,如果谁想要恶搞,就给来点巴豆,看着那人焦虑的神情和一趟趟上厕所的窘迫,开心不已;我是这么认识巴豆的,不知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其实,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

  • 请问吃多少巴豆拉肚子?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够见到巴豆的影子,侠客们为了能够实现什么妙计,都会有巴豆使人腹泻,那你知道巴豆是什么吗,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

  • 千金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千金子草,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样,刚看到这个词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别提它的功效与作用,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菩萨豆(《日华子》),续随子(《开宝本草》),拒冬实(《本草图经》),联步(《斗门方》),拒冬子(《本草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