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外感发热或感染性发烧者忌食物品

外感发热或感染性发烧者忌食物品

忌食物品

外感发热或感染性发烧者,忌食下列食品。

糯米

性味甘温,滋腻黏糯,若作糕饼,更难消化。故外感未清,火毒未消者,食之则外邪难解,火毒益甚,切勿食之。

牛肉

甘温益气之品,其补气作用犹如中药黄芪。正如《韩氏医通》所云:“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感染性发热之人,宜清而忌补,故外感发热之时,忌食牛肉。

狗肉

为温补食物。《本草经疏》中指出:“狗肉发热动火。”《本草纲目》中还说:“热病后食之,杀人。”凡属外感发热和感染性发热者,切勿服食。

羊肉

《中药大辞典》中指出:“凡外感时邪或内有宿热者忌服。”这多指外感发热和感染性发热之人,外邪未解,邪毒未尽,故当忌食。

羊髓

能益阴补髓,润肺泽肌,但感冒发热或感染性发热时,忌食之。清·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明确告诫:“外感咸忌。”

鸡肉

感冒发热和感染性发烧者,忌吃鸡肉。正如《医林纂要》所说:“鸡肉肥腻壅滞,有外邪者皆忌食之。”鸡肉性质甘温,食之更有助热生火功,加重发热者病势或引起高热动风,故凡发热者忌食鸡肉。

鸡蛋

当感冒或感染性高热之时,因消化液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的活力下降,故当忌吃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鸡蛋,否则会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不利于热病的康复。

鳗鲡

俗称白鳝,性味甘平,有补虚羸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凡感冒发热或感染性发热期间,不宜过食滋补食物,以防病邪不去。所以,清代食医王孟英明确告诫:“多食助热发病,时病忌之。”

鲫鱼

性味甘平,能益气补脾,凡感冒发热或感染性发热期间则忌食之,正如清代食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所言:“鲫鱼,外感邪盛时勿食,嫌其补也。”感冒之人,法当解表祛邪,切忌补益,否则有闭门留寇之弊。

杨梅

性温、味酸甘,根据前人经验,发热者忌食之。如《本经逢原》中说:“血热火旺之人不宜多食。”《随息居饮食谱》亦云:“诸病挟热者忌之。”《开宝本草》中也记载:“多食令人发热。”

猜你喜欢

  • 风寒之邪伤到经络怎么办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