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避免出汗可增加肾脏负担防病

夏季避免出汗可增加肾脏负担防病

进入盛夏,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空调器的使用也进入了高峰期。一方面是电网的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另一方面患“空调病”的人也急剧蹿升,医院因此人满为患。在节能、舒适和健康之间如何求得平衡?

7月3日,国务院法制办全文公布征求意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其中规定,除特殊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早在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发出通知,要求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夏季空调“禁低26℃”。草案的发布是表明,一规定有望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定。

国家为什么要对“空调限温”立法?“空调26℃”是凭什么定出来的?做到“空调26℃”,到底难不难?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相关人士。

为什么是26℃?

医学专家一般认为,室内外温差在8℃至10℃左右,人体比较容易调整和适应。若温差过大,就会出现头晕、易倦、全身不适等反应,所以室内温度在26℃以上是比较合适的。

此外,出汗是夏天人体最有效的排毒方式。如果长时间不出汗,不仅会破坏皮肤的酸性环境,降低皮肤的抗菌能力,而且会增加肾脏负担。因此,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对人体健康并非好事。

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夏强教授,试图从另一角度给出答案。

在他的理解中,对于“人体舒适温度”,不同人有不同感受。26℃的室温,怕热、爱出汗的人,也许会觉得有些偏高,体质虚弱的人则会嫌冷。

不妨参照气象站“人体舒适指数”的指定。排除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影响,在25℃至27.5℃的气温下,“运动容易出汗,公共场所需要启用风扇和空调”。

由此可见,其中值26℃,尽管不能让人“感觉特别凉爽”,但还是适合“偏静的活动”,比如,正常的办公等。

“贪图舒适,可能不利于健康。”夏强举例说,人体正常体温37℃,如果从高温的室外,猛然走进打着22℃空调的房间,患感冒的概率就会大大高于走进26℃的房间,尽管,凉爽的感觉后者不及前者。

专家还提出,人体的舒适性,除取决于温度、色彩、灯光、吹风感等因素外,还取决于湿度。比较而言,26℃房间的湿度环境相对容易创造。一旦室温降得过低,人体热反应的灵敏度也相对降低,成为“空调病”的一大诱因。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佐证是,夏季长期生活在封闭式的低温空调环境中,容易使人感到疲劳、头昏、胸闷、精神不佳、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这种长期低浓度污染,让许多人患上了“病态建筑综合征”。该组织估计,全世界有近20%至30%的空调建筑内工作人员,不同程度患有这种“综合征”。

王伟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补充了夏强的观点。这位浙江大学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各种挑战。诚然,温度升高,人的情绪容易急躁。但对于情绪的调控,正是健康能力的一种体现。

“如果总处于恒温的环境中,人的适应能力可能倒退。”在王伟看来,适当地感受一些温度变化,是人类自主调控“健康适应能力”的一种尝试。

事实上,26℃是人体舒适和节能的“黄金分割点”。王伟甚至提出,只要与室外温度相差2至3℃,人体就可感受到凉爽与否的对比度。而他本人,夜间的空调设置温度一般在28℃。

猜你喜欢

  • 咳嗽药膳粥

    咳嗽有两种: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鼻炎引起,并吸入刺激性物质。因此,急性咳嗽通常伴随着因素的恢复而改善。与急性咳嗽相比,引起慢性咳嗽的因素很多,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鼻涕倒流、支气管扩张等,以及肿瘤、心脏病和

  • 夏季吃西瓜的好处

    在炎热的夏天,西瓜可以被视为最受欢迎的纯天然饮料。在中医中,它被称为天然白虎汤,是清热、解暑、利尿的好产品。然而,西瓜并不适合所有人,以下人应该受到限制:体质弱,容易疲劳,怕冷的人。西瓜性寒,以上人群体质虚寒,阳气虚弱,多吃会寒上加寒。肾功

  • 艾草叶食疗法

    艾叶怎么吃艾叶粥驴胶20g,干蒿叶10g,红糖1汤匙。用糯米,加药汁,煮至完全溶解(搅拌),加入红糖搅拌均匀。一天两次。艾叶红糖水。姜5片,枣5片,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用于缓解女性痛经。艾叶红糖鸡蛋。将15克艾叶放入冷水中,用大火烧

  • 适合夏季泡水喝的中药

    夏季气候炎热,气温高,人们更容易中暑或热风。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想预防和治疗这种夏季疾病,你可以尝试用一些中药浸泡在水中,这不仅可以消暑,而且可以达到强大的健康效果。适合夏季泡水饮用的中药。1、薄荷。薄荷有两种:新鲜和干燥。新鲜的最适

  • 西瓜皮的功效与用处

    一、消暑利尿。将去除外层硬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块或小块,放入水中煮沸,加入西红柿、鸡蛋和调,喝汤吃瓜皮。2.缓解牙痛。中医认为西瓜皮可以治疗炎热、口渴等疾病。西瓜皮除泡茶外,晒干后加入少许冰片,敷在牙痛处,可缓解疼痛。3.美肤。西瓜皮含有高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