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对胡澍校勘《素问》的方法研究

对胡澍校勘《素问》的方法研究

关键词:胡澍《素问校义》校勘

胡澍,字荄甫,一字甘伯,号石生,安徽绩溪人。生于清·道光五年,卒于同治十一年,终年48岁。曾从师学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顾炎武《音学五书》、江永《四书切韵表》诸书,通声音训诂之学。后见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之书,益笃嗜之,昼夜玩索。中年多病,因治医术,撰《素问校义》。惜其寿不永,草创未就,仅编撰了39条,义例略如王念孙之《读书杂志》。

因清代考据之风盛行,故胡澍于《素问》校勘用力最勤,共有校文21条。其不仅校勘了“宋本”,而且旁及全本、熊本、藏本。胡氏不仅校勘了《素问》经文,而且对林亿的“新校正”也偶有勘校。

胡澍校勘《素问》的方法,涉及到了以异本相校、以本书自身内容相校和运用推理的手段而进行勘校的方法,即近人陈垣先生所言之“四校法”中的对校法、本校法和理校法。其中胡氏以理校法、本校法为主,间有使用对校法的。

对校

对校是以异本相校,即运用《素问》之不同版本互校的方法。胡澍以“宋本”为祖本,以熊氏本、道藏本为参校本,通过各本对校,发现版本间存在的异文。如《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素问校义》曰:“‘恬惔’,元·熊宗立本、明道藏本均作‘恬憺’。”又如《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必温病”,《素问校义》认为是“写者误倒也”。曰:“从熊本、藏本乙正。”此类校文,《素问校义》共出3条。

本校

本校即以本书自身内容校勘。《素问》虽文出多人之手,又非成书于一时,但其中的文句、语法、用韵等,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胡澍充分利用文义相关、结构相对及文辞押韵等特点,参考本书前后内容及王冰注文勘定正文。

1.参考本书前后内容或王冰注文勘定正文。如《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而熊本、藏本“生长”作“长生”。《素问校义》曰:“作‘长生’者,误倒也。注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谓四时之生长收藏。’是正文本作‘生长’之明证。下文亦曰:‘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此条校文,胡澍既据王冰注文校,又据本篇前后经文校。

2.据文义相关、结构相对、文辞押韵订正谬误。

据文义,如《上古天真论》:“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素问校义》曰:“‘以耗散其真’与‘以欲竭其精’句义不对,则皇甫本,作好是也。‘好’读‘耆(嗜)好’之‘好’,‘好’亦‘欲’也。”

据句例,如《上古天真论》:“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邪?人将失之邪?”《素问校义》曰:“‘人将失之邪’当作‘将人失之邪’。下文曰:‘人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征四失论》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将言以杂合邪?’与此文同一例。”又如《金匮真言论》:“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而藏本无“也”字。《素问校义》曰:“上文‘是以知病之在筋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下文‘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句末皆有‘也’字,不应此句独无,藏本脱。”

据对文,如《四气调神大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而熊本、藏本“若匿”作“若匪”。《素问校义》曰:“高诱注《吕氏春秋·论人篇》曰:‘匿,犹伏也。’《经》以‘匿’与‘伏’并举……其为‘匿’字无疑。”又曰:“‘若有私意’当本作‘若私有意’,写者误倒也……‘若私有意’、‘若已有得’相对为文,若如今本,则句法参差不协矣。”

据韵例,如《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校义》曰:“‘阴阳之征兆也’,本作‘阴阳之兆征也’。上三句‘下’、‘女’、‘路’为韵……下二句‘征’、‘始’为韵。”

胡澍运用本书自身内容校勘,共出校文8条。此法的运用,说明胡澍不仅对经文前后内容非常熟悉,而且对经文的用韵及篇章结构也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理校

理校是在无别本或他书可校的情况下,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时,而采用的方法。古医籍校勘在据理而断是非时,主要是根据文理和医理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判断。胡澍精研经学,具有深厚的小学功底,然而对医学却涉入不深,所以其校勘多从文理入手。

1.据文义校勘误字,如《四气调神大论》:“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素问校义》曰:“此言圣人顺于天地、四时之道,故身无病,无取于奇病也……‘奇’当为‘苛’字,形相似而误。”

2.据训诂判断正误,如《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王冰注曰:“夫人之身,常偏汗出而润湿者,久之偏枯,半身不随。”林亿《新校正》曰:“按‘沮’《千金》作‘祖’,全元起作‘恒’。”《新校正》对此并未作取舍。《素问校义》曰:“王本并注是也。《一切经音义》卷十引《仓颉篇》曰:‘沮,渐也。’《广雅》曰:‘沮,润渐洳湿也。’《魏风》:‘彼汾沮洳。’毛传曰:‘沮洳其渐,洳者王制,山川沮泽。’何氏《隐义》曰:‘沮,泽下湿地也。’……孙本作‘祖’,乃偏旁之讹。全本作‘恒’,则全体俱误矣。”

3.据古音定夺是非,如《四气调神大论》:“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沈。”《新校正》曰:“详‘独沈’《太素》作‘沈浊’。”《素问校义》曰:“‘独’与‘浊’古字通。《秋官序》:‘官壶涿氏。’郑司农注:‘独读为浊。’又蝈氏疏:‘独音与涿相近。’书亦或为‘浊’,然则,‘独沈’、‘沈浊’义得两通。”

由于胡澍的文字、音韵、训诂功力扎实,所以其非常善于运用据理推断的校勘方法,胡氏利用此法共出校文11条。

当然,上述几种校勘方法,胡澍并非独立使用。有时为了强化论证的依据,多种校法混合使用,即多法合校。如《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校义》曰:“‘春必温病’于文不顺,写者误倒也。当从《阴阳应象大论》作‘春必病温’。”此为采用本校法。胡澍又曰:“从熊本、藏本乙正。”此又为以对校法相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李怀之

猜你喜欢

  • 经常后背疼,千万不要忽视,可能是它引起的!

    不少患者啊,都有这个后背疼的表现,有的患者除了后背疼之外,包括颈部疼,头疼,还有一些腰疼等等。是不是得了冠心病?其实真有这样的病例,后背疼可以是冠心病,但是呢,所以说要做一个心电图排查就可以了,颈椎病可以后背疼吗?也可以,所以说这个后背疼啊

  • 胆汁反流总是反反复复治不好怎么办

    前几天在门诊的时候呢,接诊了一位胆汁反流病的患者,嗯,来找到我的时候呢,说很多医院都去看了,药也吃了挺多啊,就是总是治疗效果不好啊。我觉得这个病人也挺复杂的,我就看了一下他服用的药物啊,结果我一看他的药物呢,主要是这个啊,我们叫拉唑一类药物

  • 阴阳两虚应该怎么补?中医来告诉你!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气机不调这四种表现,看看你中招了吗!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脾胃虚弱远离这五点,让你的脾胃恢复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