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感冒发热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感冒发热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感冒发热有利也有弊,具体处理必须根据患者情况,视体温高低和身体素质状况加以处理。

青壮年感冒患者,身体一般情况比较好时,当体温低于38.5~39℃ 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当体温超过39℃ 时,可考虑行药物降温;老年患者及婴幼儿、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当体温超过38~38.5℃ 时,即应考虑药物降温,以防止出现心衰或高热抽搐。

物理降温方法:① 头部及血管丰富处冷敷:用冷毛巾及冰帽放于患者头部。同时,也可将冰袋放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② 酒精或温水擦浴:用30~50%酒精或32~34℃ 温水,擦浴患者颈、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沟、下肢及脚心、脚背等部位。每次15~30分钟,以促进机体蒸发散热。

药物降温方法:① 柴胡注射液:4毫升,肌注或静推。② 新痛片:1/2~1片,口服。这二种药作用较快,副作用少,临床多用于高热的临时处理。③ 消炎痛栓:1/4~1/2枚,放入肛内。④ 阿司匹林:0.3~0.6克,每日3次,哮喘患者及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⑤ 扑热息痛:0.25~0.5克,每日3次,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⑧ 安乃近:0.25~0.5克,每日3次,该药退热过猛,易导致虚脱,应注意。

因为药物降温,是通过全身大量出汗而达到降温目的,所以,应缓慢进行,不宜太快、太强,以防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和血压下降,尤其是老年患者,心功能较差时更应注意。若出汗过多,发生虚脱情况,轻者可自行喝淡盐水或糖水;重者应立即输液,补充电解质(尤其是钾),以维持体液平衡。

猜你喜欢

  •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

  • 从湿治过敏性鼻炎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