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竖位分娩好处多

竖位分娩好处多

产妇分娩的体们可以有多种,如坐位、蹲位、站位、跪位、俯位、侧位、半卧位及卧位等。古代产妇多采用快速、简便、舒适的竖式体位分娩,如站、蹲、坐、跪等。在欧洲、美洲,传统上过去产妇多采用坐式分娩。而我国传统上则多取卧位。然而到了17世纪,产科医生们为观察产程、听胎心和接产方便,让产妇们采取卧位分娩姿势,并从此成为常规体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仰卧分娩一常规姿势提出了质疑。研究显示,竖位分娩比仰卧位有下列优势:

符合人体生理状况  研究人员认为,直立式分娩,包括坐式、蹲式及跪式等较为科学,合乎人体的生理要求。因为人体脊椎有一段自然向前弯曲,称为脊椎凸部,而坐式分娩则利用了这凸部,使产妇背部、腰肌得到运动,促使内脏蠕动加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分娩,还会增加产妇的舒适感,降低分娩时的疼痛感。

可以缩短产程,减少难产

有研究资料显示,卧床产平均第一产程为6个小时左右,而非卧床产为4个小时;另有结果报道,所有竖式分娩均比卧位缩短25%。这是因为竖位时静息宫内压较卧位高,宫缩也比平卧位强。另外,产妇取竖位分娩还能使腰凸缩小,使反S形曲线变为C形曲线,作用于子宫底部的压力能更有效的通过胎盘,有利于胎儿娩出,减少难产的发生,从而减少了胎儿呼吸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机会。

可增加乳汁分泌

坐式分娩可有效地增加产妇的乳汁分泌,使产妇免除了产后缺奶或无奶的麻烦。据日本医学研究人员对828名产妇进行坐式分娩实验观察,分娩后记录奶量,结果生产后5天内,产妇平均分泌乳汁997毫升;而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分娩者,其产后5天内平均分泌乳汁747毫升,坐式分娩者比仰卧位分娩者增加乳汁分泌达30%,两者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坐式分娩适用于初产妇,骨盆瘦小的产妇,尤其是合并有心脏病的产妇。不过坐式分娩虽优于卧式分娩,但不能完全取而代之。因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产妇还是要采用卧式分娩。如子宫收缩较强者、胎儿较小者,由于产程进展较快,为避免过速分娩导致产道损伤,宜采用卧式分娩。

当今,竖位分娩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产科医生的重视和赞同。国外许多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已不限制分娩体位,并让产妇自主选择舒适的体位分娩,一些新型的适用于产妇竖式分娩的产椅也日益广泛地被应用。

猜你喜欢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仲景论消渴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