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预防感染从手做起

预防感染从手做起

本报记者 周颖

“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只要注重洗手,就能避免30%的医院感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建芳强调,就目前情况看,洗手依然是降低院内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重要的方法。

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洗手的观念、习惯、方法不同,医院感染还时有发生。究竟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种类、感染途径以及防护措施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做到正确洗手,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对此,王建芳结合专业知识一一给予解答。

医院感染时有发生

肺炎居首

顾名思义,医院感染就是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一般指住院病人。其中,肺炎居于医院感染中的首位,占29.53%~32.7%。究其原因,是反复气管插管、存在慢性肺部疾病以及用呼吸机治疗时采用正压呼吸等。

耄耋之年的王大爷,因心脏病突发住进一家医院监护病房。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大爷终于转危为安,准备观察两天出院。谁知,这时监护病房又来了一位发热病人,王大爷的病情突然急转而下,尽管医院下最大力量抢救,最终因心衰合并肺炎去世。

王建芳解释,这类感染比较常见,也是重点防护的。病人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才显示的感染和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性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王建芳说,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两种。前者又称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后者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

医院感染常见类型有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血行感染等。常见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媒介昆虫传播等。她分析,在医院感染中,易感人群抵抗力低,病死率提高;很多住院患者由于合并多种疾病,造成抵抗力下降。特别是老年患者和新生儿最容易感染,其中感染肺炎的最多。

医患双方注重防护

正确洗手

医院是各种传染病病人集聚的场所,也是病原体和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住院病人以及亲属朋友都要注意防范。

预防医院感染,可以通过消毒、隔离、开窗通风等多种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除此之外,还要做到正确洗手。

在美国,只有40%的医护工作者能做到正确洗手,在中国则更不容乐观。王建芳说,避免医院感染,医护人员是关键人群。这是因为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中都有可能使手污染,从而加大医院感染的几率。

怎样做到正确洗手?按照洗手规定,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即“一患一洗手”。同时,要按六步洗手法,即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洗手时间为30秒,注意搓揉指缝、指尖、手腕等部位。对洗手设备也有相应规定,控制流动水要用肘式开关;对清洁剂如肥皂等,要保持干燥,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保持密闭;毛巾要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洗手刷要“一用一消毒”。

1/3的医院感染可通过遵循简单的洗手指南而得到预防。患者在住院期间一旦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要及时、正确洗手。同时应穿住院服装,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乱串病房。患者家属到医院探访前后也要注意洗手,避免医院感染。

更新感染控制理念

坚持洗手

为减少医院感染,医护人员对患者使用过的器具和仪器要保持无菌或认真消毒,如对针灸的消毒,做到一穴一针一用,皮肤用75%的酒精消毒;对拔火罐的消毒,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用消毒剂泡半小时,再用清水冲干净,晾干后使用。

王建芳说,其实,避免感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勤洗手,但目前一些医护人员有时因为工作忙而忽略了洗手,而一般患者又不以为然。特别是有人认为,我戴手套了,没有直接接触病人或病菌,可能没有关系,不会感染。她说,这些人存在的侥幸心理是不可取的。按照规定,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这是因为每只脏手可携带40万个细菌,每1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表面约含1万~10万个细菌。

她建议,为避免医院感染,医生还是要绷紧洗手这根弦,再忙也要做到“一患一洗手”。紧急情况下来不及洗手时,也要用消毒液擦手。这不单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医生自身的保护。

王建芳强调,目前,滥用抗生素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她建议人们,在坚持洗手的基础上,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不需要用抗生素的时候尽量不用,需要用的时候也要按阶梯用药,先使用比较基础的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性,这样做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处。

链 接:

8种情况下应及时洗手

1.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2.触摸过公共物品,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3.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4.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5.大小便后;

6.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后;

7.探访医院及饲养场前后;

8.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猜你喜欢

  • 沙参麦冬饮治剥脱性皮炎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

  • 从湿治过敏性鼻炎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