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食补 要了解食物的温凉

食补 要了解食物的温凉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黄帝内经》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医认为,凡是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或凉性;反之,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是温性或热性。

同样的道理,凡是热性或温性的饮食物,适宜寒证或阳气不足之人服用;凡属寒性或凉性食品,只适宜热证或阳气旺盛者服用。推理可知:寒证的人或阳气不足者,忌吃寒凉性食品;热证或阴虚之人,忌吃温热性食品。

寒与凉,温与热,是区别其程度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温热性的食品多具有温补散寒壮阳的作用,寒凉性的食品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滋阴生津的功效。另外,比较中性的食品,中医称为平性,是指性质比较平和的饮食物,不热不凉。

食物有热性,有凉性,有平性。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有的爱上火,当然应该多吃凉性的,爱怕冷的阳虚的人当然应该多吃热性的,至于平性的,那当然是什么人都可以吃的,了解点这方面的常识对自己、对家人都是有好处的。

温热类

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鸽肉、羊乳、牛乳、黄鱼、红枣、桂圆、荔枝、金橘、韭菜、芫荽、生姜、大蒜、花椒、葱、胡椒等。

寒凉类

鸭肉、蜂蜜、海藻、海带、绿豆、冬瓜、西瓜、丝瓜、黄瓜、莴苣、竹笋、黑木耳、香蕉、柿子、梨、豆腐等。

平性类

猪肉、猪肝、鸡蛋、白木耳、红小豆、豌豆、萝卜、莲子、藕、山药、薏米、菠菜、大白菜、豆角、鲫鱼等。

猜你喜欢

  • 腹泻反反复复,中医帮你调理!

    就是这个湿啊,主要是从我们脾胃来的啊,因为中医讲究脾胃是来运化水湿的,脾胃的功能减弱啊,也就是脾胃气虚了,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这个水湿之气在人体内积聚,积聚以后成为这个湿邪,我们一般就叫做寒湿。湿邪呢分为寒湿,也分为这个湿热,就这两

  • 失眠这五大症状,尽早知道尽早治疗!

    在我们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实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也特别多,这个失眠的症状包括我们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胃胀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闷呐,这些症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医就讲究辨证治疗

  • 腰酸背痛是怎么回事,中医来帮你解答!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光吃不拉,你的大便都去哪了?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饭后胃胀,吃一点就饱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