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乳衄

乳衄

乳衄,就是乳头溢血。引起乳衄的疾病很多,临床上常见的有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等。一下指乳管内乳头状瘤所致的乳衄。本病可见于成年妇女,但40~50岁发病者最多。

中医又称“乳注”、“乳泛”,是指乳窍内时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的液体渗出,多在污染衣服时方被发现。此症以35~50岁的妇人多见,特别是未产妇尤多。临床常表现为单侧性,也有双侧性,患者可无任何不适,仅见乳窍中有淡黄色,或淡红色液体渗出。沿着出血方向往往可以触到肿块,压迫肿块乳头即可排出血性液体,经前期明显加重,并感乳房胀痛,头晕目眩,疲惫肢软,腰部空痛,心慌乏力,夜寐不安等。乳管内乳头状瘤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一般不会长到很大,如果突然增大,常与出血或恶变有关。通常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其中6~8%的病例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由于本病有恶变的可能,故应争取早期手术切除。切下的肿瘤应作常规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施行乳癌根治术。

中医认为患者平素情志郁闷,日久不解,郁化肝火动血,加之肾阴亏损,故其乳窍常可挤出或渗出液体。治以疏肝解郁清火为主。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5例,痊愈(出血、黄水止,肿块全消)25例。最快服药3剂出血止,最慢服药4个月。

猜你喜欢

  • 胃癌的辨证论治与单方验方

    1、辨证论治(1)肝胃不和主症:胃脘胀满疼痛,窜至两胁,或嗳气、泛酸、呃逆、胸胁苦满,纳呆。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2)气滞血瘀主症:胃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或可扪及肿块,腹满不

  • 胃癌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胃癌病人在手术后会发生早期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打嗝、泛酸,不能消化足够的营养,体重下降等现象。再加上术后病人胃储备能力丢失,会导致胃蛋白酶减少,蛋白质消化不良,因此术后的饮食调养非常重要,否则会给放、化疗带来一定困难。胃癌术后的患者在

  • 胃癌的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多见的肿瘤。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每年死于胃癌者达16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3%,占消化系统肿瘤死亡人数的50%。胃癌的病因与环境因素密切有关,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胃部良性疾

  • 中医治疗肾癌有哪些好处

    中医治疗肾癌有哪些好处呢?虽然肾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都会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治疗肾癌的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为治愈肾癌增加了很大的机率。很多康复的肾癌患者都说中医治疗效果好,那么,选择中医治疗肾癌

  • 临床上胃癌的鉴别诊断

    1、胃溃疡由于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特别是青年人易被误诊。一般通过X线表现即可区分。胃溃疡常可见突出于腔外的龛影,直径小于2cm,其口部光滑整齐,周围黏膜呈辐射状,胃壁柔软,扩张良好;进展期溃疡型癌的龛影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