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酒后用药慎之又慎

酒后用药慎之又慎

新春佳节来临,亲朋欢聚时饮酒助兴在所难免,但对于需要服药的人来说,最好还是少沾酒。因为,饮酒后服药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一些不良影响。药理学研究证明,酒精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影响药物作用:首先酒精在肝脏代谢会竞争性抑制或者增强某些药物的代谢酶,从而增强或者降低这些药物的血液浓度,影响他们的疗效;酒精可增加组织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吸收率大大增加。所以酒后用药,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会引起不良后果,应加以注意。笔者以以下几类药为例,谈谈酒精可能造成的影响。

安眠药

酒精和安眠药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而且酒精能增加脑组织对安眠药的吸收,使得神经细胞内药物量特别高,大脑皮质细胞很快便会转入抑制状态,如果人们在饮酒前后服用了安眠药,可能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降糖药

酒精和降血糖药都具有抑制糖吸收和糖异生作用,同时用用会令血糖下降过快,甚至让人出现低血糖昏迷。同时,酒精增强了微粒体酶活性而使口服降糖药在血中半衰期缩短,影响药效。另外,氯磺丙脲与酒同用可引起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二甲胍口服降糖药与酒精在人体内相遇,有引起酸中毒的危险。

降压药

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果酒后服用降血压药,将使小血管更为扩张,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血压骤降,人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昏厥。

抗生素

先锋(头孢)霉素类药物与酒同时服用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

解热镇痛药

酒精可使血清胃泌素大量分泌,解热镇痛药同样可使血清胃泌素分泌增加,二者联合致胃泌素浓度剧增,胃酸大量分泌,以致破坏胃黏膜屏障,损伤黏膜下血管,有引起胃出血的危险性。

抗抑郁药

饮酒者服用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时,可增强药物的镇静作用,从而使人的行为紊乱,易出事故,此种作用多见于开始用药的最初几天。

抗溃疡药

甲氰米呱等H2受体拮抗剂可促进酒精加速吸收,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出现神经过敏、精神错乱、定向力丧失等酒精中毒症状。

抗凝血药:

酒精可影响香豆素等抗凝血药对肝脏酶类的竞争,从而使其抗凝血作用增强,导致药品半衰期缩短,影响药效。

抗结核药:

酒精在人体内的氧化过程可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增多可损伤肝细胞。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会增加酒精的肝脏毒性,引起黄疸及肝功能减退。

猜你喜欢

  • 阴阳两虚应该怎么补?中医来告诉你!

    所谓的阴阳两虚就是你既有阴虚的症状,同时又有阳虚的症状。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患者来看诊,他说自己在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的怕冷,穿的比别人就是特别厚,总是感觉自己后背凉,腰凉,腿凉,脚凉,甚至是屁股都是凉的,就是穿得再多都感觉不到热乎,有一种就是像

  • 气机不调这四种表现,看看你中招了吗!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脾胃虚弱远离这五点,让你的脾胃恢复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频发,中医这样调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上热下寒还是寒热错杂?中医帮你辨证调理!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