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材的保管养护

中药材的保管养护

中药材在采集以后,经过初步的加工处理或复杂的炮制过程之后,就可以入库或使用。在没人使用之前的保管与养护阶段是很重要的。在贮藏过程中,主要应避免虫蛀、发霉、变色、气味散失、枯朽、风化、融化粘连等变异现象。

一般造成药物变质的因素主要是:

温度:药材在温度方面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药材质量发生变化。当温度在35度以上时,含脂肪的药物就会因受热而使油质分离,从而少油;含挥发油多的药物也会因受热而使芳香气味散失;动植物胶类和部分树脂类药物,受热后又易于发软、粘连成块或融化。

温度在20~35度时,由于有利于虫害、霉菌等孽生繁殖,而使某些药物生虫、发霉以至变质。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气潮湿的程度。药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与空气的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药物的正常含水量约10~20%。如空气中水蒸气多,药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受潮),就容易发生霉烂变质现象。

空气:空气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以氧气最容易与药物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影响其质量。通常所见到的丹皮、黄精等的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日光:日光对某些药材的色素和叶绿素有破坏作用,能使药材变色。所以红色和绿色的药材,不宜在阳光下久晒。

各类药材的保管养护工作的主要方法:

易生虫药材

对易生虫的药材,在保管过程中除了要勤检查以外,还必须从杜绝害虫来源、控制其传播途径、消除繁殖条件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保证其不受虫害。因此,贮存类药材,如党参、款冬花、薏苡仁、乌蛇等,首先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库房。库内地面潮湿的,应加强通风,并可在地面上铺放生石灰、炉灰、木炭等;架底垫木高到40cm以上,在垫木上最好销上木板芦席或油毡纸等以便隔潮。另外,对不同药材可以采取密封、冷藏、熏蒸、对抗等适当的养护措施,以保证药材不虫蛀。

易走油发霉药材

药材少油发霉,能够影响药效,特别是发霉严重的,霉烂变质后能完全失去疗效。药材发霉,是指在药材上寄生和繁殖了霉菌,称为“霉变”。对这类药材的保管,最忌闷热。如牛膝、天冬、白术等保管不善,都可产生走油或霉变,故应置于通风干燥处,严防潮湿。

易变色及散失气味药材

部分花、叶、全草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由于所含的色素、叶绿素及挥发油等,受温度、湿度、空气、阳光等的影响,易失去原有的色泽和气味,如莲须、红花、丁香等。在贮存保管中应根据药材的不同性质以及具体条件,进行妥善养护。贮存场所要干燥阴凉,严格控制库的温、湿度。贮存时间不宜过长,并要做到先进先出。最好单独堆放,以免与其它有特殊气味的药材串味。

易融化、怕热药材

易融化、怕热药材主要指熔点比较低,受热后容易粘连变形,或使结晶散发的那些药材,如阿胶、儿茶、樟脑等。对这类药材必须选择能经常保持干燥阴凉的库房,并将药材包装好或装容器里。

易潮解、风化药材

含有盐类物质的结晶体药材,在潮湿的地方或空气中湿度大,都会受影响而逐渐融化。当开始融化时,一般称为“返潮”或潮解,如芒硝、大青盐等。对这类药材应选择阴凉、避风和避光的库房,或在室内适宜的地方保管;包装物以能防潮不通风为宜。

需要特殊保管的药材

对毒剧麻药、易燃性药材及贵重药类应根据各自的特殊性质进行分别保管。

①毒剧麻药:如砒石、水银、斑蝥、轻粉等,应专人、专库(专柜)、专帐保管,并且注意湿度、温度等影响。贮存供应办法,应按毒麻药管理条例进行。

②易燃性药材:如火硝、松香、硫黄等遇火或高温易燃烧,如数量较多的应放在危险品仓库贮存,数量少的也应单独存放,并应远离电源、火源,也应有专人保管。

③贵重药材:如人参、鹿茸、羚羊角等,在贮存中,由于成分性质不同,可发生各种不同变异现象。如人参易生虫、麝香易受潮走味等。所以对贵重药类应专柜、专库、专帐、专人负责保管。一般用固定的箱、柜、缸、坛等密闭后,贮存在干燥、阴凉、不易受潮受热的地方贮藏。

猜你喜欢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