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譸的字典解释
zhōu

譸  部  首
部外笔画
14
譸总笔画
21
譸  结  构
左右结构
譸造字法
繁体字
譸统一码
U+8B78
譸五笔86
YFNF
譸五笔98
YFNF
譸  仓  颉
YRGNI
四角号码
04641
汉字编号

譸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zhōu  ㄓㄡ

譸字笔顺

捺横横横竖折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横竖折横横竖捺 譸的笔顺

基本含义

zhōu   ㄓㄡˉ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zhōu][《廣韻》張流切,平尤,知。]亦作“嚋2”。“诪1”的繁体字。(1)诅咒。(2)欺诳。(3)惊惧貌。参见“譸張”。[②][chóu][《集韻》陳留切,平尤,澄。]“诪2”的繁体字。(1)通“籌”。忖度。(2)通“疇”。谁。

音韵参考

[广 韵]:張流切,下平18尤,zhōu,流開三平尤知[平水韵]:下平十一尤[粤 语]:za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譸;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184第19〔古文〕𡆓𡃮𧪀【唐韻】【集韻】【韻會】𠀤張流切,音輈。【說文】詶也。【玉篇】譸張,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又人名。必譸,見【宋史·宗室表】。 又與籌通。【後漢·虞詡傳】以詡譸之,知其無能爲也。【註】譸,當作籌。 又【讀書通】與輈侏𠀤通。【劉琨·答盧諶詩】自頃輈張,困於逆風。【註】輈張,驚懼貌。【揚雄·國三老箴】作侏張。 又【集韻】𨻰留切,音儔。詞也。 【集韻】或作㿧、嚋。【六書故】亦通作侜。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譸字字源字形小篆 譸字字源字形楷体 字形对比: 譸字字源字形中国大陆宋体譸字字源字形台湾细明体譸字字源字形香港明体譸字字源字形日本明朝体譸字字源字形韩国明朝体譸字字源字形旧字形

譸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