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新华字典>暨的字典解释

暨  部  首
部外笔画
10
暨总笔画
14
暨  结  构
上下结构
暨造字法
形声
繁体字
暨统一码
U+66A8
暨五笔86
VCAG
暨五笔98
VAQG
暨  仓  颉
AUAM
四角号码
71106
汉字编号
5825

暨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jì  ㄐㄧˋ

暨字笔顺

折横横折捺横折撇折竖折横横横 暨的笔顺

基本含义

jì   ㄐㄧˋ ◎ 和,及,与。 ◎ 到,至:暨今。 ◎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ì  〈名〉 (1) (形声。从旦,既声。本义:太阳初升略现) (2) 同本义 [part sun] 暨,日颇见也。——《说文》。段玉裁注:“颇,头偏也。头偏则不能全见其面,故谓事之略然者曰颇,日颇见者,见而不全也。” (3) 限制、遏制或限制的东西 [limit]。如:靡暨词性变化 jì  (1) 和,与 [and] 广州府余暨、 南、 番二县。——《广东军务记》 (2) 又如:李先生暨夫人 ◎ jì  〈介〉 直到某时 [till]。如:暨今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jì][《廣韻》其冀切,去至,羣。]“曁1”的新字形。亦作“臮1”。亦作“蔇1”。(1)日微现于地平线上。(2)至;到。(3)果毅貌。参见“暨暨”。(4)见“市暨”。(5)连词。与;及;和。(6)古地名。[②][jì][《廣韻》居豙切,去未,見。][《廣韻》居乞切,入迄,見。][《廣韻》居乙切,入質,見。]“曁2”的新字形。姓。三国吴有暨艳。见《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参阅《通志·氏族五》。

音韵参考

[广 韵]:其冀切,去6至,jì,止開三去脂B群[平水韵]:去声四寘·去声五未[唐 音]:gyi?[国 语]:jì[粤 语]:ke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上】【日字部】 暨;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499第06〔古文〕𦤌𠕨【唐韻】居豙切【集韻】居氣切,𠀤音旣。【說文】日頗見也。 又【爾雅·釋詁】暨,與也。【書·堯典】汝羲暨和。【傳】與也。又【禹貢】朔南暨。【疏】皆與聞天子威聲文敎。【公羊傳·隱元年】會及暨皆與也。 又【禮·玉藻】戎容暨暨。【註】果毅貌也。 又【爾雅·釋訓】暨,不及也。 又【玉篇】至也。 又【集韻】諸暨,縣名,在越。 又【集韻】其旣切,音禨。義同。 又【廣韻】【集韻】𠀤居乙切,音訖。姓也。吳有尙書暨豔。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又【集韻】古文届字。註詳尸部五畫。

字源字形

暨字字源字形

暨字组词

傍暨  不暨  暨罗女  暨暨  来暨  市暨  无暨  遐暨  远暨  越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