貊
貊 部 首
豸
部外笔画
6
貊总笔画
13
貊 结 构
左右结构
貊造字法
繁体字
貊
貊统一码
U+8C8A
貊五笔86
EEDJ
貊五笔98
EDJG
貊 仓 颉
BHMA
四角号码
21262
汉字编号
5510
貊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mò ㄇㄛˋ
貊字笔顺
撇捺捺撇折撇撇横撇竖折横横 貊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貊 mò ㄇㄛˋ ◎ 中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 ◎ 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貊 mò 〈名〉 (1) 古代汉族称对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a nor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 华夏蛮貊。——《书·武成》 (2) 通“寞”。寂寞 [lonely;forlorn;solitary]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诗·大雅·皇矣》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mò][《廣韻》莫白切,入陌,明。]亦作“貉3”。亦作“貃1”。(1)北方古国名。(2)古代北方部族。(3)清静。(4)通“貘”。兽名。(5)通“帞”。参见“貊頭”。
音韵参考
[上古音]:铎部明母,meak[广 韵]:莫白切,入20陌,mò,梗開二入庚明[平水韵]:入声十一陌[粤 语]:mak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豸字部】 貊;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201第14【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白切,音陌。本作貉。或作貊。【書·武成】華夏蠻貊。【詩·大雅】其追其貊。【傳】追、貊,國名。 又【詩·大雅】貊其德音。【傳】靜也。【箋】德政應和曰貊。 又獸名。【後漢·西南夷傳】哀牢夷,出貊獸。【註】《南中八郡志》曰:貊大如驢,狀頗似熊,多力,食鐵,所觸無不拉。《廣志》曰:貊色蒼白,其皮溫煖。 又【韻補】叶末各切。【張載·七命】華裔之奚,流荒之貊。語不傳于輶軒,地不被乎正朔。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貊字组词
大貊小貊 胡貊 秽貊 蛮貊 貊炙 貊泽 貊謡 貊乡鼠攘 貊乡鼠壤 貊头 貊槃 貊盘 貊鞨 貊弓 貊道 貊布 戎貊 夷貊 越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