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貊道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o

貊道

拼音mò dào

注音ㄇㄛˋ ㄉ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制度的贬称。《后汉书·仲长统传》“二十税一,名之曰貊” 唐 李贤 注:“《孟子》载 白圭 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 曰:‘子之道貊道也。’ 赵岐 注云:‘ 貊 , 夷貊 之人在荒者也。 貊 在北方,其气寒,不生五穀,无中国之礼,故可二十取一而足也。’此言欲轻税也。” 明 归有光 《与王子敬小简》之六:“惟土俗俭陋,近来务为裁损,几于貊道。” 清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四:“ 元 入中国,定天下田税:上田每亩三升,中田二升五合,下田两升,水田五升。以此貊道治天下,赋虽轻,不足法也。”

基本含义

  • 指隐匿的行踪和隐藏的道路。

详细解释

  • 貊道是由“貊”和“道”两个字组成。其中,“貊”是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的一种神秘而勇猛的部落,常常在山林中隐匿,难以寻找;“道”则表示路径或者道路。因此,“貊道”含有隐匿的行踪和隐藏的道路之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隐藏行迹,不容易被发现的情况。也可用来形容隐秘的手段或方法。

故事起源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淮阴侯刘邦在反秦起义时,曾经遭到敌人的追捕。他派出间谍搜集情报,但是敌人总能及时发现并躲避。最后,刘邦派出一支精干的部队,跟随敌人的间谍,发现了他们所走的隐藏的道路,这就是“貊道”的由来。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貊”和名词“道”组成。

例句

  • 1. 他擅长使用貊道,从来都是无迹可寻。2. 这个情报部门有一套高效的貊道,能够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悄然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貊”字的发音与“磨”的发音相似,而“道”字的发音与“倒”的发音相似。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山林中被磨成了一条隐藏的道路,形象地表示了“貊道”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隐藏、秘密相关的成语,如“神秘莫测”、“鬼鬼祟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小明总是用貊道躲得特别好。2. 初中生:他总是在考试前突然消失,用貊道躲避学习。3. 高中生:这个骗子使用了各种貊道,骗走了很多人的钱财。

拆字解意

貊道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