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不绝
拼音mián mián bù jué
含义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连续不断。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典故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
近义词
接连不断、连绵不断
反义词
断断续续、一刀两断
英文翻译
without break <incessan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连续不断。
成语举例:正是清明时节,少不得天公应时,催花雨下,那阵雨下得绵绵不绝。★《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连续不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指声音连绵不断,持续不断地不停止。形容声音传出后,不间断地接连不断地传来,没有停息的迹象。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声音持续不断,源源不断地发出,如绵绵不绝的雨声、绵绵不绝的掌声、绵绵不绝的议论声等。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绵绵不绝,无绝绪也。”这是孔子对鲁国的政治情况的评价。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声音连绵不断,持续不断地不停止。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不+动词
例句
- 1. 雨点绵绵不绝地落在窗户上。2. 孩子们的笑声绵绵不绝,充满了整个教室。3.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绵绵不绝地鼓掌欢呼。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大雨中,雨点绵绵不绝地落在自己身上,声音持续不断地传来,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连绵不断”、“络绎不绝”等,来扩大对形容声音连绵不断的描述词汇的掌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雨点绵绵不绝地落在地上,好像在跳舞。2. 初中生:音乐会上,观众们的掌声绵绵不绝,表达了对演出的喜爱和赞赏。3. 高中生:在大街上,人们的议论声绵绵不绝,对这个事件充满了关注和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