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伺瑕抵蠙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ápín

伺瑕抵蠙

拼音sì xiá dǐ pín

含义指寻衅生事。同“伺瑕导蠙”。

出处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寻衅生事。同“伺瑕导蠙”。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伺瑕抵蠙是由《左传·成公二年》记载的故事演变而来。故事中,晋国公子重耳因为暴行而被逐出国门,他决定去周朝学习礼仪。在周朝期间,他发现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他的嘴唇上有一个瑕疵。然而,周公旦并不掩饰这个缺点,反而常常公开展示。重耳被这种勇于面对自己缺点的精神所打动,决定回去改正自己的过失。后来,他回到晋国,成为了晋文公。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愿意承认并改正。

故事起源

  • 伺瑕抵蠙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成公二年》,讲述了晋国公子重耳在周朝期间学习到的一种勇于面对自己缺点的精神。

成语结构

  • 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伺、瑕、抵、蠙。

例句

  • 1. 他是一个很勇于伺瑕抵蠙的人,总是愿意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2. 她的伺瑕抵蠙的精神使得她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的四个字拆解并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记忆。伺瑕抵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勇敢地伺察自己的瑕疵,勇敢地抵抗自己的蠙,并愿意改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晋国公子重耳的故事,以及他在回到晋国后成为晋文公的事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重耳一样勇敢地伺瑕抵蠙,不怕承认错误。2. 初中生: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勇敢地伺瑕抵蠙,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3. 高中生: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需要有伺瑕抵蠙的勇气,不怕面对自己的缺点,并积极改正。

拆字解意

伺瑕抵蠙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