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法审令
拼音míng fǎ shěn lìng
含义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出处《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
典故出处
《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明法审令是由“明”、“法”、“审”、“令”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明”表示明确、清楚,“法”表示法律,“审”表示审查、审议,“令”表示命令。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明确遵守法令,严格执行命令,不敢有丝毫违背或怠慢。
使用场景
- 明法审令常用于形容一个组织、团体或个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执行命令不折不扣,不容违背。可以用来形容政府机构、军队、法院等严肃、严格执行法律的场景。
故事起源
- 明法审令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名叫马融。马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臣,他非常注重法纪,严格执行法律。有一次,他在审理一个案件时,发现被告犯有重罪,但由于其家族背景显赫,有权势可以干扰司法公正。然而,马融不畏权贵,坚守原则,最终将犯罪分子定罪并处以重刑。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人们赞赏他明法审令的精神,后来就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固定结构。
例句
- 1. 在这个国家,明法审令是司法公正的基本原则。2. 作为一名警察,他时刻遵循明法审令的原则,严格执行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明法审令”这个成语与“明辨是非、法律审查、执行命令”等词汇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官员的职责和责任,以及现代法律体系的发展。了解更多关于法律的知识,可以加深对明法审令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明法审令,不要随便乱扔垃圾。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带头明法审令,严守纪律。3. 高中生:在社会上,明法审令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4.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法律从业者,我要时刻坚持明法审令的原则,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