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窃钩窃国在词典中的解释
qiègōuqièguó

窃钩窃国

拼音qiè gōu qiè guó

含义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出处《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典故出处

  •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近义词

  • 窃钩盗国

英文翻译

  • Little thieves are hanged, but great ones escap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窃钩窃国原指盗贼偷窃钩子,窃窃私语。后用来比喻心怀不轨的人,暗中破坏国家利益。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那些以不法手段来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名叫主父偃的人,他是个心机深重、不择手段的人。他曾经携带着一把钩子偷偷地进入齐国,阴谋破坏齐国的利益。后来,这个成语就以主父偃的行为来比喻那些心怀不轨、暗中破坏国家利益的人。

成语结构

  • 窃钩窃国由两个相同的动词“窃”组成,并且中间插入了一个“钩”字,形象地描述了隐藏在暗处,暗中破坏国家利益的人。

例句

  • 1. 他是个窃钩窃国的人,时刻企图损害国家的利益。2. 这个公司的高层管理层窃钩窃国,导致公司陷入了困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盗贼偷偷地用钩子来窃取国家的财富和利益,暗中破坏国家的稳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国家利益相关的成语,如“内外夹攻”、“投鼠忌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窃钩窃国的坏人,我们要远离他。2. 初中生:政府要加强对那些窃钩窃国的人的打击力度。3. 高中生:这个领导层的窃钩窃国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4. 大学生:我们应该警惕那些窃钩窃国的人,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拆字解意

窃钩窃国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