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不暇
拼音zì gù bù xiá
含义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今虽略有生机,但自顾不暇,何能另有安顿哥哥之处。”
典故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今虽略有生机,但自顾不暇,何能另有安顿哥哥之处。”
近义词
自身难保、明哲保身
反义词
助人为乐、慷慨解囊、救死扶伤
英文翻译
no leisure to look after oneself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成语举例:其以满洲为可倚赖乎?彼自顾不暇,何有于汉人。(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个人或集体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暇,不能读作“jiǎ”。
成语辨形:暇;左边不能写作“目”。
成语辨析:自顾不暇与“自身难保”有别:自顾不暇侧重于形容不能照顾别人;“自身难保”侧重于形容不能保全别人。
成语谜面:天生我才必有用
歇后语:瞎妹子当媒人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时,弟子冉求从鲁国回来,说鲁国宗庙失火之事,孔子说一定烧了桓公、僖公的庙。冉求说夫子料事如神,季桓子刚死,季府乱成一片,自顾不暇,根本不会去救火。
详细解释
- 自顾不暇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忙得无法顾及其他事情。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无法顾及他人的请求或需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工作繁忙、忙于自己的事务而无暇顾及他人。可以用在工作场景、学习场景、家庭场景等各种日常生活中。
故事起源
-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一个与自顾不暇有关的故事。当时,刘邦在与秦朝作战时,他的军队被秦军围困,形势十分危急。然而,他却因为得知敌军将要攻打其它城市,而没有立即回援自己的军队。最后,他的军队被敌军击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叹自己“自顾不暇”。
成语结构
- 自顾不暇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自、顾、不、暇。
例句
- 1. 他工作太忙了,简直是自顾不暇。2. 她最近准备考试,忙得自顾不暇,没时间出去玩。
记忆技巧
- 可以用“自己顾得不暇”来记忆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忙得无法顾及其他事情,只顾得了自己。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自顾不暇”相关的成语,如“手忙脚乱”、“忙里偷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放学后都要参加各种兴趣班,忙得自顾不暇。2. 初中生:我最近要准备期中考试,每天都在图书馆学习,忙得自顾不暇。3. 高中生:我要准备高考了,每天都在复习各科目,忙得自顾不暇。4. 大学生:我每天上课、做实验、写论文,忙得自顾不暇,几乎没有时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