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
拼音bù kān huí shǒu
含义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典故出处
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近义词
创巨痛深、痛定思痛
反义词
喜出望外、大喜过望
英文翻译
find it unbearable to recall <cannot bear to look back>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成语举例:诚有令人不堪回首者,则我今日之临眺于此,虽百年之久,曾不能以一瞬尔(清 无名氏《杜诗言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感慨的语句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堪,不能读作“shèn”。
成语辨形:堪,不能写作“勘”。
成语故事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他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接着又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南唐。
这时统治南唐的是李煜(yu),世称李后主。他在政治、军事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能,诗词、音乐、书画等无所不能。他从小在深宫里长大,过着奢侈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也大都描写宫廷生活的情景。李煜的妻子周后娥皇,容貌出众,擅长书画歌舞,但不幸早逝。后来,李煜又与娥皇的妹妹小周后相爱,在花前月下饮酒作乐,而把国家大事置之脑后。
宋朝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但李煜迷恋于歌舞升平的生活,只想求得眼前安逸,并不作抵御的准备,而一味向宋朝屈服。宋朝在哪里作战胜利或者有什么喜庆活动,他就赶紧命人向宋朝进贡财宝。后来,又主动向宋朝上表,希望取消南唐国号,作为宋朝的附庸。
公元974年秋,宋太祖赵匡胤两次派使者通知他到开封朝见。李煜怕赵匡胤杀他,称病不去。于是赵匡胤以此为借口,派十万大军征伐南唐。
第二年初,宋军抵达长江北岸,南唐都城金陵危急。但李煜以为宋军无法渡过长江,整天在宫内和一班和尚道士讲经说法。
一天李煜偶尔外出登城,见城外都是宋军的旗帜,才急忙去召援军,但为时已晚。挨到这年冬天,宋军消灭了南唐最后一支援军,终于攻破金陵。李煜被迫投降,被押到开封去。
李煜穿戴着白衣纱帽,战战兢兢地接受赵匡胤的召见。赵匡胤没有杀他,侮辱性地封他为违命侯,把他安置在城里。他名义上是侯,实际上过着囚犯一样难堪的生活。
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人,降宋后的痛苦生活,自然使他抑郁不堪。不久赵匡胤去世,他的弟弟赵匡义即位,世称宋太宗。太宗取消了李煜违命侯的封号,封他为陇西郡公。但是,太宗比太祖更为猜忌。一次,李煜懊悔当时不该杀了两个忠臣,太宗得知后非常恼怒。
一天,李煜做了一首名为《虞美人》的词。词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其中的意思是,过去美好的一切不能再回顾,回顾了只能使人更感到痛苦。
这首词传到太宗那里,太宗对他至今还在恋念故国非常忌恨。后来,又有一些怀恋故国的词作传到太宗那里,于是太宗派人将他毒死。
详细解释
- 形容经历过的事情太痛苦、太可怕,回想起来心理难以承受,不愿再去回忆。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描述过去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强调其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巨大影响。
故事起源
- 《汉书·王莽传》:“莽既死,天下不堪回首。”这句话形容王莽篡位后所造成的混乱局面,使得人们不愿再去回忆。
成语结构
- 主语+不堪+动词+回首
例句
- 1. 这次灾难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他一辈子都不堪回首。2. 那次事故让他留下了阴影,至今不堪回首。3. 我们经历了一场不堪回首的战争,现在应该更加珍惜和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堪回首”想象成一个人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他的过去是一条黑暗的小巷,前方是光明的大道。然而,他不愿回头看那条黑暗的小巷,因为那里发生了不堪回首的事情。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忍卒读”等,了解更多关于不愿回忆或不愿面对的情感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太差了,不堪回首。2. 初中生:我曾经经历过欺凌,那段时间真的不堪回首。3. 高中生:那次考试我复习不足,结果很差,真是不堪回首。4. 大学生:大学四年生活充实而快乐,我不会有任何不堪回首的回忆。希望以上关于“不堪回首”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