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举
拼音àn bīng bù jǔ
含义犹按兵不动。
出处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典故出处
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近义词
按兵不动
反义词
闻风而动
英文翻译
to rest one's men for a tim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按兵不动。
成语举例:〖示例〗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按兵不举,坐观成败。’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按兵不举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在军事战争或其他行动中,暂时不采取行动的策略。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不急于行动,等待时机成熟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使用场景
- 按兵不举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采取不急于行动,静观其变的策略。它可以用来指导军事战争、商业竞争、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
故事起源
- 按兵不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当时,楚国的将军项羽与秦军大将白起在垓下大战,楚军的将士士气高昂,准备发动进攻。然而,项羽却突然命令将军们按兵不举,暂时停止进攻。这让楚军士气受到了打击,而秦军则趁机反击,最终取得了胜利。从此以后,按兵不举就成为了一个有名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按兵不举由四个汉字组成,按、兵、不、举。其中,“按”表示按照、遵循,“兵”表示军队,“不”表示不,举”表示举起、动手。
例句
- 1. 在面对困境时,他选择按兵不举,静观其变。2. 在商业竞争中,有时候按兵不举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按兵不举”与“静观其变”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将“按兵不举”理解为暂时不采取行动,等待时机成熟再采取行动的策略,而“静观其变”则表示观察形势的变化。将这两个词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并理解“按兵不举”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军事战争相关的成语,如“以逸待劳”、“出奇制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玩捉迷藏的时候,我决定按兵不举,躲在角落里等待最好的时机。2. 初中生:在考试中,我发现我对某个题目不确定,所以决定按兵不举,先做其他的题目再回来仔细思考。3. 高中生:在面对高考的压力时,我决定按兵不举,先放松心情,再做出最好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