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口膏舌
拼音mó kǒu gāo shé
含义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羊胜之徒,摩口膏舌;邹阳自明,入狱复出。”
典故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羊胜之徒,摩口膏舌;邹阳自明,入狱复出。”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口才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摩口膏舌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摩”表示摩擦、磨擦;“口”表示口才、说话;“膏”表示蜜蜂采集的蜜蜜汁;“舌”表示舌头。摩口膏舌的意思是比喻能够言辞流利,口才出色,能够辩论、辩驳。
使用场景
- 摩口膏舌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能够巧妙地运用辞章,能够用言辞驳倒对方,或者能够在辩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出色。
故事起源
- 摩口膏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十四年》的故事。相传,在古代的国家中,有一位名叫荆轲的人,他是一个有着出色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一次,荆轲与另外一位名叫赵高的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最终荆轲用他出色的辩论能力击败了赵高。从此以后,人们用“摩口膏舌”来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常出色。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的摩口膏舌让所有人都为之倾倒。2. 在辩论比赛中,他的摩口膏舌让对方无话可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拆解开来记忆,例如,“摩”字可以联想到摩擦,“口”字可以联想到口才,“膏”字可以联想到蜜蜂采集的蜜汁,“舌”字可以联想到舌头。通过联想记忆每个字的含义,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口才、辩论相关的成语,如“辩驳”、“言辞”等等。也可以学习一些提高口才和辩论能力的技巧和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摩口膏舌让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2. 初中生:他的摩口膏舌使他在辩论赛中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他的摩口膏舌让他成为了学校的辩论队队长。4. 大学生:她的摩口膏舌使她在演讲比赛中脱颖而出。5. 成年人:他的摩口膏舌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