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
拼音wàng ēn fù yì
含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典故出处
《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近义词
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反义词
感恩戴德、以德报怨、饮水思源
英文翻译
turn on one's frien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成语举例:此人好夸大,且忘恩负义,你要仔细识他才好。(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谴责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恩,不能写作“思”。
成语辨析:忘恩负义和“背信弃义”都含有不顾道义的意思。但忘恩负义偏重在忘恩;“背信弃义”偏重在背信。
成语谜面:肥狗咬主人
详细解释
- 忘恩负义是由“忘恩”和“负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忘恩”指忘记了别人对自己所做的好事或恩情。“负义”指违背了道义,对待别人不忠诚。忘恩负义形容一个人对待别人不感恩,不尊重别人的助力,背离了人情道义。
使用场景
- 忘恩负义常用于批评那些忘记他人恩情、不忠诚的人。可以用来形容背叛朋友、不尊重长辈、不忠诚于组织等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忘恩负义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刘备在困境中得到了曹操的帮助,但在后来的战乱中,刘备却忘恩负义地背叛了曹操。这个故事成为了忘恩负义成语的典故。
成语结构
- 忘恩负义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忘恩负义地背叛了自己的朋友。2. 这个人对待长辈忘恩负义,没有孝道。3. 那个员工对公司忘恩负义,私自离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忘恩负义这个成语:1. 将“忘恩”和“负义”两个词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忘记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同时违背了道义,对待别人不忠诚的场景。2. 将成语与故事起源联系起来,想象刘备背叛曹操的情节,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忘恩负义相关的成语,如“恩将仇报”、“恩将仇报”等,可以拓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忘恩负义地不帮助同学,没有友谊的品质。2. 初中生:这个人对待父母忘恩负义,不尊重他们的付出。3. 高中生:他忘恩负义地背叛了自己的团队,没有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