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亡命之徒在词典中的解释
wángmìngzhī

亡命之徒

拼音wáng mìng zhī tú

含义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出处《周书·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典故出处

  • 《周书·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近义词

  • 不逞之徒

反义词

  • 谦谦君子

英文翻译

  • desperado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成语举例:原来这个凶手是匪军一旅马希山的部下—杨三楞。身强力大,一手好枪法,能喝酒,是个不怕死的亡命之徒。(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辨形:之,不能写作“知”。
    成语谜面:生卒;已故门生

成语故事

  • 唐朝末年,乐彦桢的儿子乐从训经常与狐朋狗友聚众滋事,他买通都统王铎的歌女,率领一帮亡命之徒杀了王铎的全家,夺取他的金银财宝。乐彦桢任相州刺史时,他更加肆无忌惮地滥杀无辜。不久乐彦桢被儿子气死。罗弘信率军消灭了乐从训这批亡命之徒。

详细解释

  • 亡命之徒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亡命”和“之徒”两个词组成。亡命意为逃亡、逃命,之徒指的是人。亡命之徒指那些没有法律地位、背离社会道德的人,常常指那些逃亡、犯罪或者行为极端的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违法乱纪、不受约束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团体或组织的成员,以强调其非法行为或者危险性。

故事起源

  • 亡命之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社会。在古代,社会秩序不稳定,常有一些逃亡犯或者犯罪分子四处逃窜,成为亡命之徒。这些人常常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在边缘地带,被人们视为危险的存在。

成语结构

  • 亡命之徒的结构为“形容词 + 名词 + 之 + 名词”。

例句

  • 1. 这个城市的黑暗角落里,有一些亡命之徒四处游荡。2. 警方正在追捕一伙亡命之徒,希望能够将他们绳之以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亡命之徒”与逃亡、犯罪等行为相关联,通过想象一个逃亡的人在黑暗中四处奔逃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关于亡命之徒的知识,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上有名的亡命之徒的故事,如中国历史上的“李逵”、“曹操”等人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偷东西的人是一个亡命之徒。2. 初中生:警察正在追捕一伙亡命之徒,希望能够将他们绳之以法。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黑暗角落里,有一些亡命之徒四处游荡,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拆字解意

亡命之徒成语造句

  • 亡命之徒造句(精选38条)

    1、这些亡命之徒愍不畏死,无恶不作,政府决心要严惩他们。2、以臣愚意,此等山间亡命之徒,皆犯官刑,无路可避,遂乃啸聚山林,恣为不道。3、这些亡命之徒的手段十分凶狠,想和他们打交道可千万不能大意。4、强盗们,实际上是逼上梁山的亡命之徒,啸聚在...

  • 亡命之徒造句,亡命之徒的意思(精选13条)

    语义说明比喻不顾性命作奸犯科的人。贬义。使用类别用在「作恶暴徒」的表述上。例句01你是不要命了吗?怎么会跟那批亡命之徒往来呢?02这批亡命之徒坏事干尽,附近的居民都对他们深恶痛绝。03他的手下都是一群亡命之徒,专门杀人放火,无恶不作。04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