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跋胡疐尾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wěi

跋胡疐尾

拼音bá hú zhì wěi

含义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典故出处

  •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近义词

  • 跋前疐后、进退两难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举例:宋·李纲《谢复观文殿大学士表》:“而欲为曲突徙薪之谋,故与物多违而每致跋胡疐尾之患。”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进退维谷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跋胡疐尾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跋胡”和“疐尾”两个词组成。其中,“跋胡”意为跌跌撞撞,指行走时脚步不稳;“疐尾”意为绊倒,指脚步被绊住。合在一起,形容行走时脚步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使用场景

  • 跋胡疐尾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走路不稳定、动作笨拙、行为不够稳健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走路时脚步不稳,或者在做事情时出现一些错误或失误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跋胡疐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是很清楚,但它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这个成语的形象描写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相符,因此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跋胡疐尾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跋胡”和“疐尾”都是动词短语,用来形容人行走时的动作。

例句

  • 1. 他走路跋胡疐尾,好像喝醉了一样。2. 小明在滑冰时跋胡疐尾,差点摔倒。3. 他刚学会走路,走起路来还跋胡疐尾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走路时脚步不稳,跌跌撞撞,就像是在跋胡疐尾一样。可以将这个形象牢记于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跋胡疐尾”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拓展你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可以查找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踉跄不稳”、“步履蹒跚”等,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操场上跋胡疐尾地跑着。2. 初中生:他走路的样子跋胡疐尾的,好像受了伤一样。3. 高中生:他在表演中跋胡疐尾地走向舞台,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拆字解意

跋胡疐尾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