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含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典故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近义词
舍近求远、贪小失大
反义词
追本求源
英文翻译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f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举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舍,不能读作“shè”。
成语辨形:末,不能写作“未”。
成语辨析:舍本逐末偏重在“做的内容不当”。而“舍近求远”偏重在“方式不当”。
成语故事
战国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有一天,齐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齐王的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以为很贤德的往后,所以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他想,我作为齐国使者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高兴。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赐一些贵重的小礼品。因此,他觉得此次出使赵国,还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呢。
这个使者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终于到了赵国国都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美丽的:那雕梁画栋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说过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没有见过。因此,一路上盘算着,等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郸,饱饱眼福。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当齐王的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
以礼拜见之后,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亲笔信呈给了赵威后。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问齐王使者道:“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么,便直接问出来:“尊敬的威后,我奉我国大王的旨意,专程向您来问安。照说,您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可您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您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放在了后面呢?”
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之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们大王,自有我的道理。”
齐王使者纳闷地问:“什么道理?”
赵威后说道:“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齐王的使者哑口无言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的使者已经没有心情再去浏览邯郸的美景,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的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归。他觉得,赵威后的那有关“舍本逐末”的几句问候,比什么礼品都贵重。
详细解释
- 舍本逐末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成的短语。舍本指的是舍弃根本,即舍弃事物的本质或核心;逐末指的是只追求事物的表面或次要的利益。舍本逐末的意思是指人们只关注眼前的小利益,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或长远的利益。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或本质问题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看重短期利益,不顾大局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名字叫韩非子。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非常有才华。有一次,韩非子和一个国君一起观看一场比赛,比赛的内容是两只蚂蚁争夺一片食物。一只蚂蚁舍弃了原本的食物,而追逐另一只蚂蚁嘴里的食物。韩非子看后感叹道:“蚂蚁舍本逐末,可见智者之过也。”后来,人们就用“舍本逐末”来形容那些只追求小利益,而忽视大局或本质问题的人。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四字的成语组合而成,分别是“舍本”和“逐末”。
例句
- 1. 这个公司只顾着赚取眼前的利润,完全舍本逐末。2. 别总是为了一点小利益舍本逐末,要着眼于长远发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蚂蚁舍弃了自己本来的食物,而追逐另一只蚂蚁嘴里的食物,来帮助记忆“舍本逐末”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追求小利益,而忽视大局或本质问题相关的成语,如“见利忘义”、“贪小便宜吃大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不要吃饭,我要玩手机,他就是舍本逐末。初中生:为了追求短暂的快乐,他舍本逐末,放弃了学业。高中生:他为了追求高分,舍本逐末地只重视应试技巧,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