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人得利
拼音yú rén dé lì
含义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典故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近义词
渔翁得利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成语举例: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
成语辨形:渔,不能写作“鱼”。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详细解释
- 渔人得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别人遭受损失或失败的时候,自己却从中获得利益。它形象地比喻了某些人趁机牟取私利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渔人得利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某些人利用别人的困境或不幸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生活等。
故事起源
- 关于渔人得利的故事源于《庄子·秋水》。故事讲述了一个渔夫在河边钓鱼,他看到一个鱼篓漂浮在水中,于是他赶紧将鱼篓撤上岸,结果发现篓子里装满了鱼。原来,有人在上游的河边捕鱼,鱼篓不慎掉进了水中,而渔夫正好趁机得到了这些鱼。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渔人得利的意思。
成语结构
- 渔人得利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义分别是渔人、得和利。
例句
- 1. 这个商人总是趁别人困难的时候渔人得利。2. 他利用别人的失败,渔人得利,实在是太不道德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渔夫在河边钓鱼,突然看到一个鱼篓漂浮在水中,他赶紧将鱼篓撤上岸,发现篓子里装满了鱼。这个场景可以帮助你记住渔人得利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渔人得利相关的成语,例如渔翁得利、以邻为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考试失败了,但班上的一个同学却在这个时候渔人得利,拿到了第一名。2. 初中生:一些人趁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时期,以低价购买了很多房产,渔人得利。3. 高中生:政府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渔人得利,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巨额财富。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渔人得利”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