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郐无讥
拼音zì kuài wú jī
含义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请观欲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自郐以下无讥焉。”
典故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请观欲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自郐以下无讥焉。”
近义词
自郐而下、自郐以下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成语举例:〖示例〗无双谁似黄郎子,自郐无讥,月满星稀,想见歌场夜打围。 ★宋 张孝祥《丑奴儿》词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分句;指不值一提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自郐,指自己守节;无讥,指没有人责难。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不受他人的指责和嘲笑。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坚定地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诋毁。也可以用来劝勉他人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被他人的言语所动摇。
故事起源
-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被一位女子所诱惑,但他坚守道德原则,没有接受女子的引诱。后来,子贡向孔子请教这个问题,孔子对他说:“君子自郐而不讥。”意思是说,一个君子应该自己守节,不受他人的责难和嘲笑。
成语结构
- 自郐无讥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自郐”是动词短语,意为“自己守节”;“无讥”是形容词短语,意为“没有人责难”。
例句
- 1. 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自郐无讥。2.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嘲笑,他依然自郐无讥地坚持自己的信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自郐无讥”拆分为两个部分记忆。首先,记住“自郐”的意思,即自己守节。然后,记住“无讥”的意思,即没有人责难。最后,将两个部分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语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郐无讥”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守株待兔”、“忠言逆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自郐无讥的人一样,坚守自己的诚实原则。2. 初中生:面对同学的嘲笑,他自郐无讥地坚持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应该自郐无讥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4. 大学生:在就业面试中,我们要自郐无讥地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