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之难
拼音mò lù zhī nán
含义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典故出处
《战国策·秦策五》:“‘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英文翻译
the arduousness of the last section of the journe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成语举例:既髦,犹患末路之难。(《宋史 赵蕃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末路之难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处于无法挽回的困境中。这个成语中的“末路”指的是无路可退的终点,而“之难”表示所面临的困难和艰难。整个成语意味着处境极其困难,没有任何希望或机会可以改变。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在面临危机或失败时,已经没有任何逃脱或挽回的余地。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团队或国家在政治、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境。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臣季友面对晋国内外的困境,他用“末路之难”形容晋国已经无法挽回的困境。
成语结构
- 末路之难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 1.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许多公司陷入了末路之难。2. 这个犯罪团伙已经被警方包围,他们已经走到了末路之难。3. 他的自私和不诚实最终导致了他的末路之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末路之难”与自己熟悉的故事或情景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一条没有出口的道路上行走,最终走到了尽头,无法回头或挽回的境地。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无路可走”、“走投无路”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迷路了,走到了一个末路之难的地方。2. 初中生:考试没准备好,感觉自己已经陷入了末路之难。3. 高中生:他的犯罪行为终于被揭露,他已经走到了末路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