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自灭
拼音zì shēng zì miè
含义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出处唐·白居易《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典故出处
唐·白居易《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近义词
听其自然、听天由命、听之任之
英文翻译
emerge of itself and perish of itself <run its cours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成语举例:新生事物,如不关心和培育,就只能是自生自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生物、文艺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生,不能写作“升”。
成语谜面:野生植物
详细解释
- 自生自灭是一个哲学概念,用来描述事物自身的力量引起其产生或毁灭的现象。这个成语强调了事物内部的因素对其发展和命运的决定性作用,与外界的影响无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事物的发展、命运或结果完全由其内部因素所决定,与外界无关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外界因素,自作自受的人。
故事起源
- 自生自灭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讲述一只螳螂捕食蝉子的故事,表达了事物自身的力量决定其生存和命运的思想。
成语结构
- 自生自灭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相同的词组组成,形成了一种对仗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业绩不佳,完全是因为管理层的错误决策,自生自灭。2. 他不听劝告,继续赌博,最终自生自灭。3. 这个项目没有得到外部的支持,只能靠自身的力量自生自灭。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自生自灭的四个字分成两组,每组都是相同的词组,形成对仗的结构。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和写下这个成语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庄子哲学思想的内容,深入理解自生自灭的哲学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草在春天里自生自灭,不需要人的帮助。2. 初中生:这个班级的团结和友爱是自生自灭的,没有老师的干预。3. 高中生:人的命运是自生自灭的,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选择。4. 大学生: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是自生自灭的,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5. 成年人: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是自生自灭的,需要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和团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