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同声相求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ngshēngxiāngqiú

同声相求

拼音tóng shēng xiāng qiú

含义指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出处唐·萧颖士《江有归舟》:“同声相求,尔后我先,安得而不问哉?”

典故出处

  • 唐·萧颖士《江有归舟》:“同声相求,尔后我先,安得而不问哉?”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同声相求”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为人们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团队合作、协作或寻求共同利益的场景,也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在共同目标下的合作行动。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人张仪做客到赵国,为了争取赵国的支持,他向赵国的宰相李牧提出了一个计划。他说:“我可以在齐国宣传说赵国是一个富饶的国家,这样就会吸引很多人来到赵国,赵国的人口就会增加。而齐国人口减少,粮食供应不足,齐国就会变得贫穷。我们可以趁机发动战争,攻占齐国。”李牧听后,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同声相求,同气相应。”意思是说只有两国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实现目标。这个故事中的“同声相求”一词,成为了后来用来形容人们在共同目标下合作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形容词修饰动词。

例句

  • 1.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同声相求,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2. 只有团队成员之间同声相求,才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同声相求”与团队合作、协作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图像,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团队合作、协作相关的成语,如“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集体活动中要同声相求,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2. 初中生:在班级合作项目中,我们需要同声相求,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团队比赛中,我们需要同声相求,密切配合,才能战胜对手。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要同声相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拆字解意

同声相求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