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宠辱若惊在词典中的解释
chǒngruòjīng

宠辱若惊

拼音chǒng rǔ ruò jīng

含义惊:惊惶不安。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出处《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典故出处

  • 《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近义词

  • 斤斤计较

反义词

  • 宠辱不惊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惊:惊惶不安。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宠辱若惊是指对待宠爱或侮辱时都感到非常惊恐,害怕自己会因此而引来麻烦或危险。宠辱若惊的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被外界的赞美或责备所左右,情绪波动大,缺乏自信心。

使用场景

  • 宠辱若惊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待赞扬或责备时的心理反应,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的性格特点。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是西汉朝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曾任太子太傅,被朝廷宠信。一次,董仲舒的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朝廷责备了他。董仲舒非常害怕,因为他知道宠爱与责备都会给他带来麻烦。这个故事成为了宠辱若惊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宠辱若惊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宠”和“辱”都是动词,意思分别是宠爱和侮辱;“若”是连词,表示像;“惊”是形容词,表示惊恐。

例句

  • 1. 他对待赞扬和责备都宠辱若惊,缺乏自信心。2. 她是个宠辱若惊的人,一点小事就能让她感到非常紧张。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宠辱若惊”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记住“宠辱”,表示宠爱和侮辱;然后,记住“若惊”,表示像惊恐一样。通过将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整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喜怒哀乐”、“心花怒放”等,来丰富对情绪表达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表扬我时,我宠辱若惊,不知道该说什么。2. 初中生:我的朋友常常戏弄我,我宠辱若惊,不敢反抗。3. 高中生:在面对考试的赞美和批评时,我宠辱若惊,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拆字解意

宠辱若惊成语造句

  • 宠辱若惊造句(精选10条)

    1、看到小孩子得到老师表扬和批评时宠辱若惊的样子,我就会产生一种难以言传的心情。2、对于众人来说却都是这样深刻的,毕竟这样的实习在大学里面并不常有,所以陈海也特别珍惜那段时间,不过在这里面却发生了许多事情,让陈海有点宠辱若惊。3、得之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