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言归于好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guīhǎo

言归于好

拼音yán guī yú hǎo

含义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典故出处

  • 《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近义词

  • 破镜重圆、重修盟好

反义词

  • 话不投机

英文翻译

  • resume friendship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成语举例:郭沫若《再谈郁达夫》:“我们几位老朋友,尽管闹翻过一次,结果还是言归于好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组织等之间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好,不能读作“hào”。
    成语辨形:归,不能写作“规”。
    成语辨析:见“破镜重圆”。
    成语谜面:颂辞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曹丕称帝,东吴孙权也想成就帝业就投靠他,曹丕封他为吴王,还想立他的儿子孙登为太子。孙权派沈珩送去很多珠宝与香料。他们约定魏吴信守诺言,言归于好。沈珩不辱使命,回东吴后被封安乡侯。

详细解释

  • 当双方发生争执、矛盾或纷争时,经过双方的努力和沟通,最终达成和解,使得双方关系重新回到和好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双方经过争执后,通过沟通、妥协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最终达成和解,恢复原有的友好关系。

故事起源

  • 言归于好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昭公十四年》。春秋时期,晋国的昭公与鲁国的季孙相争,关系紧张。后来,季孙派人前去晋国与昭公和好,双方经过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归于和好的状态。从此,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双方经过争执后的和解。

成语结构

  • 言归于好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言”表示言语、语言,“归”表示回到、归属,“于”表示到、属于,“好”表示好的状态。

例句

  • 1. 经过长时间的争吵,他们终于言归于好了。2. 我们应该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执,让双方言归于好。3. 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持续很久,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言归于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言归于好”:1. 分解法:将成语分解为四个字,分别记忆每个字的意思,然后再联想它们组成的成语的意义。

2. 故事法

  • 记住成语的故事起源,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反义法

  • 通过对比成语的含义和相反的含义,来记忆成语的意义。例如,“言归于好”可以与“言不由衷”相对比,记住它们的对立关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言归于好”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言而无信”、“和解”、“友好”等,了解它们的含义、用法和故事起源,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经过老师的调解,他们最终言归于好了。2. 初中生:经过一番争吵,他们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言归于好。3. 高中生:经过长时间的冷战,他们终于意识到争吵没有意义,决定言归于好。

拆字解意

言归于好成语造句

  • 言归于好造句(精选46条)

    1、大多时候他们还是会言归于好又成为朋友.2、茂雄和春华在凤凰桥话旧,二人冰释前嫌。另一方面,洪老太和美琴也因为志忠的离家出走而言归于好。3、白瑞德感到内疚,决心同郝思嘉言归于好,不料就在他俩谈话时,小女儿邦妮意外坠马摔死了。4、有的人家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