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摸狗
拼音tōu jī mō gǒu
含义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典故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近义词
小偷小摸、偷鸡盗狗
反义词
光明正大、安分守己
英文翻译
steal <small burglar of the type of dog and chicken thieves; have illicit sexual relations with wome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成语举例:成日家偷鸡摸狗,腥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狗,不能写作“苟”。
详细解释
- 偷鸡摸狗的字面意思是偷窃鸡和摸狗,但在这个成语中,鸡和狗代表的是财物或他人的隐私。因此,偷鸡摸狗表示偷窃行为或进行不正当的、卑鄙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守法律和道德的人,或者形容那些偷偷摸摸、暗中进行的事情。
故事起源
- 偷鸡摸狗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故事中,有个人常常偷鸡摸狗,被人们发现后,他解释说自己只是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偷窃行为或不正当的、卑鄙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偷鸡摸狗的结构是动词+名词+动词。其中,偷表示偷窃行为,鸡和狗代表财物或他人的隐私。
例句
- 1. 他经常偷鸡摸狗,不可信任。2. 这个人偷鸡摸狗,没有任何道德底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偷鸡摸狗与偷窃行为或不正当的行为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在偷窃鸡和摸狗时被人发现,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偷鸡摸狗,被老师发现了。初中生:这个人偷鸡摸狗,真是可耻。高中生:他偷鸡摸狗,丧尽天良。大学生:他偷鸡摸狗,一点原则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