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
拼音dà chù zhuó yǎn
含义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嘁嘁嚓嚓,招生是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典故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嘁嘁嚓嚓,招生是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近义词
大处落墨
反义词
小处着手、斤斤计较
英文翻译
keep the general goal in sight <to pay attention to important point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成语举例:嘁嘁嚓嚓,招生是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常与小处着手连用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着,不能读作“zhāo”。
成语谜面:宏观;一览天下
详细解释
- 大处着眼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处理问题或做事情时,要注重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不拘泥于小节,着眼于大局。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应该从整体出发,以便能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指导管理决策、政策制定、团队合作等方面。它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有全局观念,不只顾眼前利益,而是要考虑到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故事起源
- 大处着眼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孔子的弟子子罕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不言不笑不做作而不疏远人”,孔子回答说:“摄乎大处着眼,而小处着手。”这句话意思是要注重从整体利益出发,从大的方面考虑问题,然后再从小的方面去具体实施。
成语结构
- 大处着眼是由“大”、“处”、“着”、“眼”四个字组成的。其中,“大”表示整体,指的是整体利益;“处”表示处理,指的是处理问题;“着”表示注重,指的是重视;“眼”表示视角,指的是从某种角度去看问题。
例句
- 1. 在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时,我们要大处着眼,考虑到市场的长远发展。2. 在处理团队的矛盾冲突时,我们要从大处着眼,以整体利益为重。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大处着眼”的方法是将每个字的含义和意思进行分析。可以将“大”想象成一个放大镜,表示整体利益;“处”可以联想到处理问题;“着”可以想象成注重的意思;“眼”可以联想到从某个角度看问题。
延伸学习
- 学习成语“大处着眼”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整体观念和全局思维能力。在处理问题和做决策时,要善于从大局出发,考虑到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写作业时,我要大处着眼,先把主要的问题解决了。2. 初中生:在学习上,我们要大处着眼,不只关注考试成绩,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我们要大处着眼,考虑到未来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4. 大学生:在创业时,我们要大处着眼,从整体市场出发,找到适合的商机。以上是关于成语“大处着眼”的全面学习指南,包括了发音、基本含义、详细解释、使用场景、故事起源、成语结构、例句、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