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领矩步
拼音fāng lǐng jǔ bù
含义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出处《后汉书·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典故出处
《后汉书·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成语举例: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方领矩步是一个由“方”、“领”、“矩”、“步”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方”表示方形,意味着规矩、正直;“领”表示领子,代表衣领;“矩”表示矩形,象征规矩;“步”表示行走的步子。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人的行走步伐规矩整齐,姿态端庄得体。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得体,行动有规矩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步态端庄、行为有规矩,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的协调一致,秩序井然。
故事起源
- 关于“方领矩步”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源于古代礼仪文化,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一种描述。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字组成,按照顺序排列。
例句
- 1. 他走路方领矩步,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2. 这支队伍行进时方领矩步,整齐划一。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方领矩步”与端庄、规矩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行走时步伐整齐有序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和行为规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操场上,同学们方领矩步地走进教室。2. 初中生:学校组织的队列训练要求我们方领矩步,保持整齐划一的步伐。3. 高中生:学生会干部在活动筹备期间方领矩步,做事有条不紊。4. 大学生:在校园里,同学们方领矩步地走过,展现了大学生的端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