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鸣狗盗
拼音hú míng gǒu dào
含义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出处《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典故出处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狐鸣狗盗这个成语由“狐鸣”和“狗盗”两个词组成。狐鸣指狐狸发出的声音,而狗盗指狗偷盗东西。狐鸣狗盗的意思是指那些以狡诈手段行事的人,他们常常以偷盗、欺骗等不正当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 狐鸣狗盗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择手段、不讲道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批评那些以欺骗、偷窃等手段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
故事起源
- 狐鸣狗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狐狸模仿狗叫声引诱村民们离开家园,然后狐狸和狗一起偷窃村民的财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狐狸和狗的合作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采用了狡诈的手段来欺骗人们。
成语结构
- 狐鸣狗盗是一个由两个动物的行为组成的成语,通过这两个动物的行为来形容人的行为。
例句
- 1. 他的行为狐鸣狗盗,不值得信任。2. 这个商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真是狐鸣狗盗。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狐狸和狗的行为,狐狸模仿狗叫声来欺骗人们,然后一起偷窃财物。你可以想象一个狐狸在模仿狗叫声,然后偷窃财物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狐鸣狗盗相关的成语,例如“狐假虎威”和“狐朋狗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经常作弊,真是狐鸣狗盗。2. 初中生:那个学生为了考试作弊,采取了狐鸣狗盗的手段。3. 高中生:这个政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采用狐鸣狗盗的手段来欺骗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