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踅西倒
拼音dōng xué xī dǎo
含义形容行走艰难。
出处明·冯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套曲:“看俺这曲脊是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衣履鏖糟,行动处东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典故出处
明·冯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套曲:“看俺这曲脊是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衣履鏖糟,行动处东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行走艰难。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走路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东踅西倒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动或态度不稳定,没有方向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行动时东走西蹦,没有固定的目标或方向,没有明确的计划。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计划的进行方式混乱、无章可循。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生活中或工作中行动不稳定,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计划。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情或计划进行得混乱、毫无章法。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行为时,可以说他东踅西倒,完全没有条理。在描述一个项目的进行时,可以说这个项目进行得东踅西倒,毫无规划。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句话:“东海之水,养万物而不与,由是观之,东踅西倒而未能自定。”这句话意味着东海之水滋养万物却不与之争斗,观察它的行为就像东踅西倒一样,没有固定的方向。由此,形容一个人行动不稳定,没有方向感的成语就产生了。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副词组成。其中,“东踅”表示行走时方向不定,“西倒”表示倾斜、不稳定的状态。
例句
- 1. 他整天东踅西倒,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2. 这个项目进行得太东踅西倒了,完全没有计划。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东”和“西”有关的词语相联想来记忆。想象一个人走东走西,蹦蹦跳跳,没有方向感,行动不稳定的形象,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方向感、计划执行等相关的成语,如“无所适从”、“东张西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东踅西倒,一点也不认真。2. 初中生: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很差,大家都东踅西倒,不知道怎么学习。3. 高中生:考试前的复习计划一团乱,我感觉自己完全东踅西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