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有其表
拼音xū yǒu qí biǎo
含义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典故出处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近义词
徒有虚名、秀而不实、有名无实
反义词
货真价实、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英文翻译
good looks without substantical abili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成语举例:表面看上去他挺精明的,可实际上却是虚有其表,什么事也办不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其,不能读作“qī”。
成语辨形:其,不能写作“奇”。
成语谜面:空谈;玩具钟;颜良文丑
成语故事
唐玄宗很器重工部侍郎苏廷硕,因为他为人正直而又很有学问,便命英俊潇洒的萧嵩起草任命苏廷硕为宰相的诏书。唐玄宗让萧嵩将“国之宝”改动一下避苏廷硕父亲苏之的名讳,萧嵩不敢乱改,气得唐玄宗骂萧嵩真是虚有其表。
详细解释
- 虚有其表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外表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缺乏真正的内涵或实质性的内容。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表面功夫做得很好,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能力或价值的人或事物。
使用场景
- 虚有其表这个成语经常用于描述那些只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在品质的人或事物。它可以用来批评虚伪的人,虚假的宣传,以及只有表面上看起来好而实际上没有真正价值的东西。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昭公去参观楚国,楚国的人对待客人非常热情,但是这种热情只是表面的,没有真正的诚意。因此,昭公对楚国的人说:“你们的热情只是虚有其表。”从此以后,虚有其表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虚有其表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的结构很简单,容易理解。
例句
- 1. 他的成绩虽然很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虚有其表。2. 这个产品的宣传很夸张,但实际上是虚有其表的。3. 她的外表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内心却虚有其表。
记忆技巧
- 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虚有其表”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记忆。2. 找一些例句来练习,以加深记忆。3. 将其与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相关的成语,例如“名不副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这些成语都与表面现象与实质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容虽然很甜美,但是我觉得是虚有其表的。2. 初中生:这个电影的特效虽然很炫酷,但是剧情却虚有其表。3. 高中生:他的演讲虽然很动听,但是我感觉是虚有其表的。4. 大学生:这个品牌的广告虽然很吸引人,但是产品质量却虚有其表。通过这个学习指南,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虚有其表”这个成语,并且能够在适当的场合中正确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