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走苏台
拼音lù zǒu sū tái
含义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出处《汉书·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典故出处
《汉书·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成语举例:明·陈所闻《驻马听·吴山拜伍相庙》曲:“不能勾鲸吞越国,翻教鹿走苏台,鸱泛江风。”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想当皇帝,在东宫召见伍被一起议事,封伍被为将军。伍被说:“王安得亡国之言乎?昔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刘安不听劝阻,结果叛乱失败。
详细解释
- 鹿是一种敏捷的动物,走路时十分轻盈。苏台是指一种地形,平坦开阔,适合行走。鹿走苏台这个成语形容人走路轻快、轻松自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步伐轻盈、优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心情愉悦、自信的状态。
故事起源
- 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苏台的人,他身材高大,行走如飞,轻盈敏捷。一次,他在山林中遇到一只鹿,鹿看到苏台后也轻盈地跑开了。人们看到这一幕,便用“鹿走苏台”来形容人行走轻盈的样子。
成语结构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例句
- 1. 她穿着轻盈的裙子,走起路来像鹿走苏台。2. 他的舞姿轻盈灵动,就像鹿走苏台一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鹿在苏台上行走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鹿在苏台上优雅地行走的样子,将这个画面与成语的发音和含义联系在一起,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轻盈、优雅相关的成语,例如“步履维艰”、“飞黄腾达”等,可以扩展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公园里的小鹿在草地上跳跃,像鹿走苏台一样。2. 初中生:她的舞蹈动作轻盈灵活,就像鹿走苏台一样美丽。3. 高中生:他的步伐轻快而有力,走起路来像鹿走苏台一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