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哀毁骨立在词典中的解释
āihuǐ

哀毁骨立

拼音āi huǐ gǔ lì

含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典故出处

  • 《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近义词

  • 无肠可断、哀毁瘠立

反义词

  • 笑逐颜开、哀而不伤

英文翻译

  • be emaciated with grief at loss of one's paren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成语举例: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分句;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骨,不能读作“ɡú”。
    成语辨形:立,不能写作“厉”。
    成语谜面:最孝的守灵人

成语故事

  • 古代有名的孝子王戎与和峤两人同时丧父母,和峤按照风俗习惯,守孝三年,神气丝毫没有损伤。而王戎则不同,他在父母的灵前搭了一个小棚,整天陪伴父母的灵,十分伤心,而且吃的很少,整个身体变成骨瘦如柴,三年后经很长时间调养才恢复。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译:王戎、和峤都很孝,同时死了老母亲。和峤规规矩矩服丧,王戎虽然不遵守规矩路数守孝,却因为痛苦而消瘦得像只干鸡了。)。

详细解释

  • 哀毁骨立用于形容建筑物或景物被破坏得只剩下骨架的状态。它形象地表达了毁坏程度之深,以及破败景象的凄凉和哀伤。

使用场景

  • 哀毁骨立常用于形容古代建筑或文物的残破状态,也可用于比喻其他事物的破败、衰败或凄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古老的废墟、破旧的房屋、废弃的工厂等。

故事起源

  • 《庄子·徐无鬼》中有一段故事,讲述了徐无鬼帮助一个富人修建房屋的故事。徐无鬼精通建筑,他修建的房屋精美绝伦,富人非常满意。然而,不久后,富人遭遇了倒霉事,他的房屋被雷劈毁。富人找到徐无鬼,希望他再次修复房屋。然而,徐无鬼拒绝了富人的请求,因为他认为这个房屋已经“哀毁骨立”,修复也无济于事。这个故事成为了形容被毁坏得只剩下骨架的建筑物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哀毁骨立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汉字的意思都可以单独理解,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含义。

例句

  • 1. 这座古老的庙宇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如今已经变得哀毁骨立。2. 这个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只剩下了几根哀毁骨立的高楼。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拆解为“哀毁”和“骨立”两部分来记忆。哀毁表示破败、凄凉,骨立表示只剩下骨架。通过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形象地表达了建筑物或景物的残破状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建筑、文物相关的成语,如“残垣断壁”、“破败不堪”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古老的城堡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如今变得哀毁骨立。2. 初中生:这个废弃的工厂已经哀毁骨立,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3. 高中生:这幅画描绘了一片废墟,战争的摧残使得整个城市变得哀毁骨立。4. 大学生及以上:经历了战争的摧残,这个国家的经济已经哀毁骨立,需要重建。

拆字解意

哀毁骨立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