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志在四方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zàifāng

志在四方

拼音zhì zài sì fāng

含义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典故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近义词

  • 雄心壮志

反义词

  • 胸无大志、鼠目寸光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成语举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5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恩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到齐国,齐桓公把齐姜嫁给重耳。重耳在齐国生活7年,日子过得很逍遥,他的属下十分着急,商量要他回国争王位。齐姜也认为男子汉要志在四方成就大业,就与重耳的部下用计送出齐国。

详细解释

  • 志在四方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表示一个人的志向雄心壮志,渴望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成就。这个成语强调一个人的目标和抱负不仅局限在一个方向,而是追求广泛的发展和成功。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有远大抱负的人,特别是那些有野心、有追求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有志青年、有理想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有远大目标的企业或组织。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贾谊传》中。贾谊是西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自己的《过秦论》中提到了“志在四方”这个成语,表达了他的抱负和追求。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志”、“在”、“四”和“方”。

例句

  • 1. 他年轻时就志在四方,现在已经成为一位国际知名的企业家。2. 她的志在四方,不仅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追求,还在社会公益和环保领域有很多贡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志在四方”与一个人站在一个广阔的地方,四面环绕着各个方向的景象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一个人的志向和抱负广泛而远大。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和相关的文化背景,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志向和抱负相关的成语,如“志存高远”、“雄心壮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志在四方,希望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探索未知的世界。2. 初中生:我的志向是志在四方,我希望能够旅行世界各地,体验不同的文化。3. 高中生:我志在四方,将来想成为一名国际商人,拓展全球市场。4. 大学生:我志在四方,希望能够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成就,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

拆字解意

志在四方成语造句

  • 志在四方造句(精选49条)

    1、中秋节8.15,8+1+5=14世代表一世荣华,与您共享;8-1-5=2代表名利双收,人人敬仰;8÷1-5=3代表三生有幸,共创辉煌;8+1-5=4代表志在四方,生意兴旺。亲爱的客户祝中秋节快乐。2、男子汉志在四方,我佩服。3、俗话说:...

  • 志在四方造句(精选34条)

    1、青年人志在四方,何必一定要留在大城市才行呢?2、好男儿志在四方,整天守在家里有什么出息?3、现在迷茫太早点吧,好男儿志在四方,不管你是哪里人,能力和才干是决定你在那里站稳脚跟的先决条件,还有就是对自己要有自信哦,天生我材必有用!4、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