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
拼音chuí xián sān chǐ
含义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处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
典故出处
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
近义词
垂涎欲滴、馋涎欲滴
反义词
不屑一顾、视如敝屣
英文翻译
cannot hide one's gree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成语举例: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老舍《赵子曰》第三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涎,不能读作“yán”。
成语辨形:垂,不能写作“唾”;涎,不能写作“诞”。
成语辨析:垂涎三尺和“垂涎欲滴”;都形容嘴馋想吃;或见着别人的东西就眼红;垂涎三尺比“垂涎欲滴”语义重;程度深。“垂涎欲滴”多形容嘴馋想吃或眼红。
成语谜面: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歇后语: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详细解释
- 垂涎三尺是由“垂涎”和“三尺”两个成语组成。其中,“垂涎”指口水从嘴角流下来,表示极度渴望;“三尺”指人的口水流到地面的距离,表示渴望程度很高。垂涎三尺形容对某物非常渴望,欲望难以抑制。
使用场景
- 垂涎三尺常用于形容对美食、财富或其他令人向往之物的渴望。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非常贪心,对某样东西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个人叫子路,他为了能获得一块美味的羊肉,专门去学习烹饪技巧。最终,他学会了一种烹饪羊肉的绝技,并将其传授给其他人。有一天,子路在路上遇到了孔子,孔子问他为什么学习烹饪,子路回答说:“我学习烹饪是因为我垂涎三尺。”这个故事中的“垂涎三尺”成语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动词+数量词+长度单位
例句
- 1. 他看到那块巧克力蛋糕时,垂涎三尺,忍不住马上吃了起来。2. 小明对那辆新款跑车垂涎三尺,梦想有一天能拥有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垂涎三尺”想象成一个人看到美食时口水流得非常长,甚至垂到了地面上三尺的距离。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贪婪、渴望相关的成语,如“贪得无厌”、“贪心不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那个新款游戏机时,垂涎三尺,希望能尽快买到它。2. 初中生:我对那个明星的演唱会垂涎三尺,希望能有机会去看一场。3. 高中生:我看到那本名著时,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它。4. 大学生:我对那份实习工作的机会垂涎三尺,希望能够获得这个宝贵的经验。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垂涎三尺”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