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招亡纳叛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owángpàn

招亡纳叛

拼音zhāo wáng nà pàn

含义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典故出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近义词

  • 招降纳叛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成语举例:那时安禄山久蓄异志,专一招亡纳叛。★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招亡纳叛是一个形容人们煽动他人背叛、离间、分裂的行为。招指挑拨、煽动;亡指离开、背叛;纳指接纳、收容;叛指背叛、离心。成语的含义是指一个人通过煽动、挑拨离间的手段,使其他人离开原来的团体或集体,背叛原来的朋友或组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那些利用煽动、挑拨离间的手段来操纵他人、破坏团队合作的人或行为。可以用来指责背叛朋友、离开团队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描述了项羽招募士兵时,有人煽动士兵离开项羽,背叛他。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招亡纳叛”的典故,用以形容煽动背叛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招亡纳叛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的招、亡、纳、叛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含义。

例句

  • 1. 他利用谣言招亡纳叛,最终导致整个团队分崩离析。2. 这个政治家经常使用招亡纳叛的手段来煽动人们对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的四个字分别与招募、离开、接纳、背叛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可以将故事起源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背叛事件,以及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招亡纳叛”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之间的友谊被一个叫小明的同学的招亡纳叛破坏了。2. 初中生:这个电影中,主角用招亡纳叛的手段成功地破坏了反派的组织。3. 高中生:政治家利用招亡纳叛的手段来煽动选民,争取更多的支持。4. 大学生:这篇论文研究了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招亡纳叛行为,分析了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5. 成年人: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使用招亡纳叛的手段,破坏团队的合作和信任。

拆字解意

招亡纳叛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