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势汹汹
拼音qí shì xiōng xiōng
含义汹汹:形容水声大,引伸为声势大。形容来势凶猛。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其行。”
典故出处
《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其行。”
近义词
气势汹汹、威风凛凛
反义词
和颜悦色、心平气和
英文翻译
fierce <be furious in attitud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汹汹:形容水声大,引伸为声势大。形容来势凶猛。
成语举例:老水手其势汹汹地反问:“郑家海口的老部下零零散散地东飘西泊,他为什么不来收拾?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势,不能读作“sì”。
成语辨形:汹,不能写作“凶”。
成语辨析:见“气势汹汹”。
详细解释
- 其势汹汹指的是形势或局势非常紧张,即将爆发或危急。形容某种力量或势头非常强大,使人感到压力和威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紧张的局势、危险的情况或势不可挡的力量。可以用于描述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局势,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的势头。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公元前544年,鲁国襄公访问楚国,途中遇到了楚军,楚军的气势非常威猛,鲁国的大臣们都感到非常紧张和害怕。襄公则淡定地说:“其势汹汹,如将之何。”意思是形势虽然紧张,但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应对局势。
成语结构
- 该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其”是代词,表示指代某个特定的东西;“势”表示力量或势力;“汹”表示猛烈或激烈;“汹”表示猛烈或激烈。
例句
- 1. 战争爆发前,敌军的动向其势汹汹,我们必须做好准备。2. 经济形势其势汹汹,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风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其势汹汹”与紧张、危急的情景联系在一起,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紧张的局势中,感受到势力汹涌,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形势紧张、危急相关的成语,如“危在旦夕”、“如临大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老师生气的样子,我心里觉得其势汹汹,害怕被批评。2. 初中生:考试前夕,同学们都感到形势其势汹汹,大家都在努力备考。3. 高中生: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形势其势汹汹,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