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茫然自失在词典中的解释
mángránshī

茫然自失

拼音máng rán zì shī

含义茫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中迷惘,自感若有所失。

出处《庄子·说剑》:“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如何?’”《列子·仲尼》:“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然自失。”

典故出处

  • 《庄子·说剑》:“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如何?’”《列子·仲尼》:“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然自失。”

近义词

  • 芒然自失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茫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中迷惘,自感若有所失。
    成语举例:值夫人睡觉,呼娉索人参汤。娉惶恐走去,生茫然自失,魂魄俱丧。★明·李昌祺《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茫然自失是由两个成语组成的,茫然和自失。茫然指迷茫无措,不知所措;自失指丧失理智,不自量力。茫然自失意指因为迷茫无措而失去理智,不知所措。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在困惑、迷茫或突发状况下,心神不宁,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该做什么反应。

故事起源

  • 《后汉书·马援传》中有记载:“马援年少时,在河内郡任县吏,一日,见一老翁,面如秋水,容色温和,衣冠不整,马援便问道:‘先生何以为生?’老翁说:‘我在市井间度日,自得其乐,无所求也。’马援听后茫然自失,不知所言。”从此,茫然自失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人因为困惑而失去理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茫然自失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形容词之间没有明确的关联词。

例句

  • 1. 在考试时,他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题目,顿时茫然自失。2.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不能茫然自失,需要冷静思考并采取合适的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茫然自失与迷路并且不知所措的情景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迷路了,然后感到茫然自失,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茫然自失相关的成语,如茫然无措、不知所措等。还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迷茫、困惑的成语,如目不识丁、不知所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在考试时,我看到了一个陌生的题目,我茫然自失了。初中生:当我发现我迷路了的时候,我感到茫然自失,不知道该怎么办。高中生: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我感到茫然自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学生:当我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不能茫然自失,而是要冷静思考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拆字解意

茫然自失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