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三略
拼音liù tāo sān lüè
含义《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出处《后汉书·何进传》李贤注:“太公《六韬篇》第一《霸典文论》,第二《文师武论》,第三《龙韬主将》,第四《虎韬偏裨》,第五《豹韬校尉》,…”《隋书·经籍志》:“《三略》,下邳神人撰。”
典故出处
《后汉书·何进传》李贤注:“太公《六韬篇》第一《霸典文论》,第二《文师武论》,第三《龙韬主将》,第四《虎韬偏裨》,第五《豹韬校尉》,…”《隋书·经籍志》:“《三略》,下邳神人撰。”
近义词
龙韬豹略
英文翻译
books on the art of wa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成语举例:六韬三略,淹贯胸中,唯吾所用,何担孙武子十三篇而已哉。(元 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二折)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兵书、兵法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六韬是指《六韬》一书,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之一,讲述了六种兵法,包括奇门遁甲、兵势、军争、谋攻、权谋和兵变。三略是指《三略》一书,也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之一,主要讲述了三种策略,包括兵势、虚实和攻守。六韬和三略都是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战争中的策略和智慧的运用。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谋略高明,或者形容某个计划、策略的巧妙和多样性。
故事起源
- 《六韬》和《三略》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著作,作者分别是孙子和吴起。这两部书在古代军事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运用于实际战争中,并为后来的军事家所推崇和借鉴。
成语结构
- 六韬三略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计划真是六韬三略,让对手猝不及防。2. 这个军事战略充满了六韬三略,几乎没有漏洞可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六韬三略与古代军事理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智谋过人的军事家正在运用各种策略和计谋来指挥战争,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六韬》和《三略》这两本古代兵书,了解更多有关兵法和策略的知识,以及它们在古代战争中的实际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六韬三略,才能在游戏中制定出最好的策略。2. 初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将领都是六韬三略的高手,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让人敬佩。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像运用六韬三略一样,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4. 大学生:学习六韬三略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