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忧共患
拼音tōng yōu gòng huàn
含义共同承担忧患。
出处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
典故出处
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共同承担忧患。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通忧共患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通忧”和“共患”两个词组成。通忧指的是共同分担忧愁和痛苦,共患则表示共同面对困难和苦难。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困境中,人们应该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使用场景
- 通忧共患常用于形容在困难时期,人们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场景。它可以用于描述家庭、社区、团体或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共同努力。
故事起源
-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学生颜回被关在了一座酒楼里,他的同学们无法进去救他。孔子听说后立刻赶去,但是他也被关在了酒楼里。最后,其他的学生们一起来救他们,他们一起度过了危险。这个故事强调了在困境中,人们应该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
成语结构
- 通忧共患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能通忧共患,互相支持。2.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通忧共患,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想象一个团队成员在困境中,其他成员都来帮助他,他们一起度过难关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者观看相关的视频来深入了解通忧共患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等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要通忧共患,一起帮助那个跌倒的同学。2. 初中生:在这次自然灾害中,全国人民通忧共患,捐款捐物,共同支援灾区。3. 高中生:在备考阶段,同学们要通忧共患,互相鼓励,共同进步。4.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通忧共患,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