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
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
含义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出处《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未由也已。’”
典故出处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未由也已。’”
近义词
高插云霄、高不可攀、高山仰止
反义词
如履平地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成语举例: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对他仰之弥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弥,不能读作“ní”。
成语辨形:仰,不能写作“抑”。
详细解释
- 仰之弥高是由“仰之”和“弥高”两个成语组合而成。仰之意为仰视、推崇,弥高意为越来越高。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推崇之情越来越高,越发崇拜。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某人的敬仰或对某事物的推崇程度非常高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对名人、伟大事迹或优秀成就的崇拜。
故事起源
- 《汉书·董仲舒传》有这样一个故事: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儒家学者,他非常推崇孔子的学说,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有一次,他在给人讲解孔子的学说时,用了“仰之弥高”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对孔子的崇拜之情。这个成语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仰之弥高是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成的,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对父亲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仰之弥高。2. 她对那位歌手的喜爱已经仰之弥高,每次听到他的歌声都会激动不已。3. 学生们对老师的敬仰之情越来越深,仰之弥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自己站在一个高山之巅,仰望着无比高大的塔楼,感受到内心对于那座塔楼的崇拜之情越来越高。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董仲舒的学说以及他对孔子的推崇之情,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背后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班主任老师的喜爱已经仰之弥高,她是我心目中最棒的老师。2. 初中生:我对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崇拜之情越来越高,他的理论真是太厉害了。3. 高中生:我对那位作家的推崇之情越来越深,他的作品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